

学习的青春最美丽
陈履伟
去年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举行了系列庆祝活动;今年,将迎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我们将联系传承红色基因工程,紧扣“老少心向党 喜迎二十大”继续开展形式多样庆祝活动,今天这一堂课就是其中的一个内容。正值进入青春期的同学们,能与风华正茂的百年大党相遇,在党的领导下学习生活,既无比幸福又具有重大的责任担当,其意义特殊非凡。
中国共产党100年,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100周年,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这将为我们的青春创造了美好的未来。同学们的青春期,是人生中最为美好的阶段,是人的身体、知识、心理、精神快速发展的阶段,是我们最具有学习力的时期,是我们最具有创造力的时期。当这两者叠加的时候,无疑为时代发展提供了青春发展的广阔前景,而我们的青春注定要在时代的发展中留下坚实的脚印。怎样才能做到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堪当时代重任的时代新人?我认为,我重要最关键的在于:
一、学习建党精神,塑造时代新人的青春气质
100年前,中国共产党创立之初,当时各种政党和政治团体共计有200多个,他是众多团体中的一个,而且这个团体只有50多个党员,出席会议的代表只有13人。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发展到400万党员,如果包含牺牲的近400万党员,共计是800万。而今天发展到每16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位共产党员,共计9000多万党员。如果成立一个国家的话,在世界上可以排名第16位,比德国的总人口还多。更为重要的是她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一件大事,她领导中国走上了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走向了繁荣富强。这样的一个政党,和创建她的革命先辈,其精神气质,必然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必然是我们时代新人应当继承的精神血脉。
这个伟大的建党精神就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100年前,创立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人物以青春的热血,塑造新青年。他们的思想对我们今天仍有启示意义。
第一,新青年的本质是拥有青春的气质。陈独秀先生提出了新青年的概念,创立了著名的《新青年》杂志,推动了新文化运动。他说:“青年何为而云新青年乎?以别夫旧青年也,同一青年也,而新旧之别安在?自年龄言之,新旧青年固无以异;然生理上,心理上,新青年与旧青年,固有绝对之鸿沟,是不可不指陈其大别,以促吾青年之警觉。”在他看来,当时的中国,青年其年龄,而老年其身体的,占到十分之五;青年其年龄,而老年其思想的,占到十分之九。他特别提醒青年注意:“慎勿以年龄在青年时代,遂妄自以为取得青年之资格也。”青春的气质是冉冉升起喷薄欲出的一轮红日,是朝气蓬勃,是昂首阔步;反之,则是日落西山,是暮气沉沉,是卑躬屈膝。时代新人应是坦诚的、是大方的、是开朗的、是进取的、是好学的,是自信的,一句话,是一个行知合一的光明少年。
第二,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的精神。李大钊先生撰写了《青春》一文,他提出一个问题:如何才能永续青春?答案一是从今日做起。“夫青年安心立命之所,乃在循今日主义。”昨日不能呼还,明日尚未确实。你能确有把握者,唯有今日,唯有现在,唯有当前。今日之一日,适当明晨之二日。答案二是从自我做起。“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第三,要有远大的志向和坚定的信仰。青年毛泽东写过一篇文章叫做《心之力》,有人说,这篇文章是受到了王阳明心学的影响,他的老师杨昌济先生给他评了100分。在文中他指出:“故当世青年之责任,在承前启后继古圣百家之所长,开放胸怀融东西文明之精粹,新研奇巧技器胜列强之产业,与时俱进应当世时局之变幻,解放思想创一代精神之伟烈。”“故吾辈任重而道远,若能立此大心,聚爱成行,则此荧荧之光必点通天之亮,星星之火必成燎原之势,翻天覆地,扭转乾坤。”正是远大的志向与坚定的信仰,才有这等伟大的气魄!
青春不仅仅是年华。作为年华的青春,是短暂的,是易逝的。当然在青春的年华里用功,往往事半功倍。因此,青春是宝贵的,是值得我们珍爱的。但是,青春更是一种精神,是坚定的意志、炽烈的情感、恢弘的想象。这样的青春能够突破年龄的限制,得以延长,甚至能够永续发展。
勃发青春的气质,昂扬青春的精神,坚定青春的信仰,来自于学习。学习、学习、再学习。学习是人类文化的传承机制。学习引导我们进入知识的殿堂,一览知识海洋的无限风光。古人说:“圣人皆可学而至”,今天人们说:学习是通向未来社会的通行证。总之,学习的青春最美丽。
二,秉持长征精神,获取时代新人的学习动力
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长征精神是重要篇章。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我们应当如何学习长征精神?
第一,要爱戴和崇仰革命英雄主义。“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1981年秋天美国政治学者布热津斯基宣布,他要来中国进行一次沿着长征路线的跋涉。他来了,带着他全家走上了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走过的路。当这位西方政治家走到大渡河渡口的悬崖时,他被这条湍急的河流和两岸险峻的悬崖震惊了,他被3万多中国工农红军在十几万国民党军的追堵中度过这条大河的壮举震惊了。布热津斯基说:“对崭露头角的新中国而言,长征的意义绝不只是一部无可匹敌的英雄主义史诗,它的意义要深刻得多。它是国家统一精神的提示,它也是克服落后东西的必要因素。” 第二,要振奋和践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一个没有精神的民族,是前程暗淡的民族;同样一个没有精神的人,是心灵荒凉的人。2015年台北市长柯文哲到上海,提出要看中共一大会址。他留下参观感言:“在这些刻着历史痕迹的伟大建筑之前,人类显得如此渺小。”他说,去延安是因为那里是共产党走向成功的地方,可以从头、从根源来学习共产党的经历,学习共产党成功的经验。
读懂了长征,就会理解人类精神中的不屈与顽强是何等的伟大,就会知道生命为什么历经苦难与艰险依然能够有快乐和自信,就会知道当一个人把个体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时,天地将会多么广阔,生命将会何等光荣。
时代新人要走进新时代,迎接新长征,做好新青年。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挑战,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长征,每一个新长征都在呼唤新青年。我们的新挑战是,世界正处于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的新时代是,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们的新长征是,在建国100周年时,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的新青年,应当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长征精神作为红色基因的精神坐标,是我们学习的永恒动力。
三,继承红色基因,成就时代新人的自我革命
学习如此重要,下面我针对当前学习的现状以及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担当,提出几点要求共勉,希望同学们能够进行一场学习上的自我革命。
第一,培养自主学习的精神。无论是线上和线下的学习,自主学习是学习的最高境界。现在一个明显的事实证明:线上学习比线下学习,更容易导致学习的两极分化,也就是好的更好,而差的更差。为什么呢?主要原因是自主学习的精神的有无。如何自主学习?首先是要有志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无志气,就是脱缰的野马,无舵的船舶,必然随风飘荡,任意东西。其次,是要有具体的学习目标,将志向具体化,可操作,看得见,摸得着。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要有切实的行动。
第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有预习、课中学问思辨行,课后先复习再作业,单元有小结,阶段有总结。这些学习习惯养成了,分析能力就提高了,接着更高的概括能力和综合能力,就会自然形成。就会从闻一知一、闻二知二,走向闻一知十、闻十知一。
第三,正确使用和管理手机。无限制和绝对的禁止,都是不切当的。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它已经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最大障碍之一,必须痛下决心予以解决。根据教育部文件的精神,为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学生严重违规使用手机的行为,将给予校纪处理。我们要做手机的主人,而不是手机的奴隶。我们要利用手机,优化我们的学习,善于将碎片化的知识,构成有系统的整体,提高辨别的能力、分析的能力;而不是落入手机的陷阱。
同学们:“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在新的学年里,新同学要尽快适应中学阶段的学习,高质量地打牢初中阶段的学习基础;初二的同学要从容面对学业难度的加深、学科内容的加重的挑战,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初三的同学要尽快进入高效学习的状态,在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方面有新的突破,以厚重的学力,从容应对中考,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这些都需要我们忍受超越自我的艰苦跋涉,但我们相信,历经风霜雷电过后,必将在郎朗晴空下、生机勃勃的大地上,行进着的必将是踔厉奋发向未来、担当作为的时代新人!
中国共产党100年,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100周年,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这将为我们的青春创造了美好的未来。同学们的青春期,是人生中最为美好的阶段,是人的身体、知识、心理、精神快速发展的阶段,是我们最具有学习力的时期,是我们最具有创造力的时期。当这两者叠加的时候,无疑为时代发展提供了青春发展的广阔前景,而我们的青春注定要在时代的发展中留下坚实的脚印。怎样才能做到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堪当时代重任的时代新人?我认为,我重要最关键的在于:
一、学习建党精神,塑造时代新人的青春气质
100年前,中国共产党创立之初,当时各种政党和政治团体共计有200多个,他是众多团体中的一个,而且这个团体只有50多个党员,出席会议的代表只有13人。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发展到400万党员,如果包含牺牲的近400万党员,共计是800万。而今天发展到每16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位共产党员,共计9000多万党员。如果成立一个国家的话,在世界上可以排名第16位,比德国的总人口还多。更为重要的是她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一件大事,她领导中国走上了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走向了繁荣富强。这样的一个政党,和创建她的革命先辈,其精神气质,必然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必然是我们时代新人应当继承的精神血脉。
这个伟大的建党精神就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100年前,创立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人物以青春的热血,塑造新青年。他们的思想对我们今天仍有启示意义。
第一,新青年的本质是拥有青春的气质。陈独秀先生提出了新青年的概念,创立了著名的《新青年》杂志,推动了新文化运动。他说:“青年何为而云新青年乎?以别夫旧青年也,同一青年也,而新旧之别安在?自年龄言之,新旧青年固无以异;然生理上,心理上,新青年与旧青年,固有绝对之鸿沟,是不可不指陈其大别,以促吾青年之警觉。”在他看来,当时的中国,青年其年龄,而老年其身体的,占到十分之五;青年其年龄,而老年其思想的,占到十分之九。他特别提醒青年注意:“慎勿以年龄在青年时代,遂妄自以为取得青年之资格也。”青春的气质是冉冉升起喷薄欲出的一轮红日,是朝气蓬勃,是昂首阔步;反之,则是日落西山,是暮气沉沉,是卑躬屈膝。时代新人应是坦诚的、是大方的、是开朗的、是进取的、是好学的,是自信的,一句话,是一个行知合一的光明少年。
第二,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的精神。李大钊先生撰写了《青春》一文,他提出一个问题:如何才能永续青春?答案一是从今日做起。“夫青年安心立命之所,乃在循今日主义。”昨日不能呼还,明日尚未确实。你能确有把握者,唯有今日,唯有现在,唯有当前。今日之一日,适当明晨之二日。答案二是从自我做起。“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第三,要有远大的志向和坚定的信仰。青年毛泽东写过一篇文章叫做《心之力》,有人说,这篇文章是受到了王阳明心学的影响,他的老师杨昌济先生给他评了100分。在文中他指出:“故当世青年之责任,在承前启后继古圣百家之所长,开放胸怀融东西文明之精粹,新研奇巧技器胜列强之产业,与时俱进应当世时局之变幻,解放思想创一代精神之伟烈。”“故吾辈任重而道远,若能立此大心,聚爱成行,则此荧荧之光必点通天之亮,星星之火必成燎原之势,翻天覆地,扭转乾坤。”正是远大的志向与坚定的信仰,才有这等伟大的气魄!
青春不仅仅是年华。作为年华的青春,是短暂的,是易逝的。当然在青春的年华里用功,往往事半功倍。因此,青春是宝贵的,是值得我们珍爱的。但是,青春更是一种精神,是坚定的意志、炽烈的情感、恢弘的想象。这样的青春能够突破年龄的限制,得以延长,甚至能够永续发展。
勃发青春的气质,昂扬青春的精神,坚定青春的信仰,来自于学习。学习、学习、再学习。学习是人类文化的传承机制。学习引导我们进入知识的殿堂,一览知识海洋的无限风光。古人说:“圣人皆可学而至”,今天人们说:学习是通向未来社会的通行证。总之,学习的青春最美丽。
二,秉持长征精神,获取时代新人的学习动力
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长征精神是重要篇章。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我们应当如何学习长征精神?
第一,要爱戴和崇仰革命英雄主义。“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1981年秋天美国政治学者布热津斯基宣布,他要来中国进行一次沿着长征路线的跋涉。他来了,带着他全家走上了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走过的路。当这位西方政治家走到大渡河渡口的悬崖时,他被这条湍急的河流和两岸险峻的悬崖震惊了,他被3万多中国工农红军在十几万国民党军的追堵中度过这条大河的壮举震惊了。布热津斯基说:“对崭露头角的新中国而言,长征的意义绝不只是一部无可匹敌的英雄主义史诗,它的意义要深刻得多。它是国家统一精神的提示,它也是克服落后东西的必要因素。” 第二,要振奋和践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一个没有精神的民族,是前程暗淡的民族;同样一个没有精神的人,是心灵荒凉的人。2015年台北市长柯文哲到上海,提出要看中共一大会址。他留下参观感言:“在这些刻着历史痕迹的伟大建筑之前,人类显得如此渺小。”他说,去延安是因为那里是共产党走向成功的地方,可以从头、从根源来学习共产党的经历,学习共产党成功的经验。
读懂了长征,就会理解人类精神中的不屈与顽强是何等的伟大,就会知道生命为什么历经苦难与艰险依然能够有快乐和自信,就会知道当一个人把个体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时,天地将会多么广阔,生命将会何等光荣。
时代新人要走进新时代,迎接新长征,做好新青年。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挑战,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长征,每一个新长征都在呼唤新青年。我们的新挑战是,世界正处于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的新时代是,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们的新长征是,在建国100周年时,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的新青年,应当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长征精神作为红色基因的精神坐标,是我们学习的永恒动力。
三,继承红色基因,成就时代新人的自我革命
学习如此重要,下面我针对当前学习的现状以及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担当,提出几点要求共勉,希望同学们能够进行一场学习上的自我革命。
第一,培养自主学习的精神。无论是线上和线下的学习,自主学习是学习的最高境界。现在一个明显的事实证明:线上学习比线下学习,更容易导致学习的两极分化,也就是好的更好,而差的更差。为什么呢?主要原因是自主学习的精神的有无。如何自主学习?首先是要有志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无志气,就是脱缰的野马,无舵的船舶,必然随风飘荡,任意东西。其次,是要有具体的学习目标,将志向具体化,可操作,看得见,摸得着。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要有切实的行动。
第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有预习、课中学问思辨行,课后先复习再作业,单元有小结,阶段有总结。这些学习习惯养成了,分析能力就提高了,接着更高的概括能力和综合能力,就会自然形成。就会从闻一知一、闻二知二,走向闻一知十、闻十知一。
第三,正确使用和管理手机。无限制和绝对的禁止,都是不切当的。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它已经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最大障碍之一,必须痛下决心予以解决。根据教育部文件的精神,为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学生严重违规使用手机的行为,将给予校纪处理。我们要做手机的主人,而不是手机的奴隶。我们要利用手机,优化我们的学习,善于将碎片化的知识,构成有系统的整体,提高辨别的能力、分析的能力;而不是落入手机的陷阱。
同学们:“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在新的学年里,新同学要尽快适应中学阶段的学习,高质量地打牢初中阶段的学习基础;初二的同学要从容面对学业难度的加深、学科内容的加重的挑战,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初三的同学要尽快进入高效学习的状态,在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方面有新的突破,以厚重的学力,从容应对中考,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这些都需要我们忍受超越自我的艰苦跋涉,但我们相信,历经风霜雷电过后,必将在郎朗晴空下、生机勃勃的大地上,行进着的必将是踔厉奋发向未来、担当作为的时代新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