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一颗感恩心 永远跟党向前进
刘凯军
  同学们好!
  党的二十大在雄壮的《国际歌》中胜利闭幕。习近平总书记在闭幕式上的讲话,仍在耳旁回响,句句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激励我们在新的百年征程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请允许我先提两个问题:
  一、“七一”、“八一”、“十一”纪念日,它们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没有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就没有1927年党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28年腥风血雨的武装斗争,就没有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从“七一”、“八一”到“十一”,每一个纪念日都是成千上万的优秀中华儿女用血肉铸成的。
  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为什么会经久不衰,成为经典歌曲?
  共产党人,为了中华民族从苦难中走出,为了中国人民真正扬眉吐气当家作主人,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惜献出宝贵的生命!中国共产党组织不是一个简单的名称,而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人组成,是中华民族优秀分子组成的先锋队。
  今天,我来给大家讲三个红军长征中的真实故事。
  故事一 红九军团,“牵牛鼻子的能手”,长征中响当当的“战略骑兵”。
  红军长征万水千山,经历的恶劣环境,敌人的围追堵截,遇到的艰难险阻,大家应该有所了解。其中,中央红军血战湘江。是其中最惨烈的一场战斗!红一方面军红九军团是当时机动性、灵活性最强的一支部队,以善于独立执行和完成作战任务而著称。为掩护主力红军过湘江,他们临危受命与红五军团一道为掩护中央和红军主力而血战湘江。当年只有18岁的刘昂(开国少将)多年后回忆说:“自从到达湘江以东地区作战,我们几乎是白天打仗,夜间行军,不分昼夜,十分疲劳和被动。在敌机疯狂轰炸、重兵压制处境十分险恶战况下,为保证中央红军侧翼安全,军团长罗炳辉大声地动员说,同志们!无论付出多大代价,我们一定要把敌人顶住!英勇的红九军团指战员发扬顽强的战斗作风,不顾流血牺牲,同数倍于己的敌军展开生死搏击,终于胜利完成阻击任务。然而,军团伤亡惨重,仅剩下三个团的兵力。斗转星移,湘江两岸一直流传着一首桂北民谣:
  英雄血染湘江渡,江底尽埋英烈骨;
  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
  湘江战斗的惨烈令人闻之胆颤。几十年来只要提及那血染湘江场面和无数牺牲的战友,刘昂将军就会泪水涌出,哽咽不止。“长征途中红九军团灵活机动地转战,牵制和打击国民党军,有力地策应了中央红军主力的行动。”哪里艰险,哪里就有红九军团。他们忽东忽西,飘忽不定地牵制着敌人。红九军团指战员们用血肉之身,用牺牲生命掩护主力红军占宜昌、抢湘江、四渡赤水、强渡乌江,巧渡金沙江、翻越雪山、跋涉草地……英勇的红九军团将士被时任中华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红军总政委周恩来称赞为“牵牛鼻子的能手”,“战略骑兵”。
  真可谓:千锤百炼金刚身,名副其实真英雄。
  故事二 炊事员老赵带着6岁儿子参加红军长征,牺牲在雪山草地途中。
  长征路上,在我们红四方面军红九军队伍里,有一位长着络腮胡子的炊事员老赵,他用一根扁担,一头挑着大铁锅与炊具,一头挑背包与一个孩子。孩子长得瘦小,衣服补丁摞补丁,长着一双机灵的大眼睛。老赵是四川人,为了参加红军,他带着家里唯一的一个6岁儿子加入了队伍。行军途中,他挑着几十斤重的担子,部队休息时,他要架锅烧水做饭,直到收拾好炊具才能照顾孩子、休息。第二天他还要早起做饭,保障部队行军打仗。过草地时,大家都明白,多一点粮食,就多一点生存的希望,多一份战斗力量。即便如此,所带干粮没几天还是吃完了。茫茫草原,渺无人烟,那么多部队没有粮食,只能靠野菜、草根、树皮充饥。
  有一天,到了宿营地,同志们急急忙忙地把挖来的野菜交给老赵。大家又渴又饿,可等了好长时间还不见老赵喊开饭。忽然,一连串孩子凄惨的哭叫声惊动了大家,我和几个战友连忙跑过去一看,老赵口吐白沫,面色发青,已经说不出话了。他的眼睛一直盯着儿子,手里还攥着把野菜。大家这时才明白,老赵是在尝野菜时中毒了!原来为了确保安全,老赵每天把战友们挖来的野菜草根,都先自己尝后觉得没问题再煮给大伙吃。同志们赶紧将老赵嘴里的野菜弄出来,可已经来不及了。我当时握着老赵的手,流着眼泪向他保证:“你放心,我们一定把孩子活着带出草地。”老赵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后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老赵的孩子扑倒在爸爸的怀里,撕心裂肺地哭着喊着,“爸爸!爸爸!你醒醒,我离不开你啊!”6岁的孩子经历如此惨烈而悲壮的生离死别,如何承受得了?那种痛心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战友们说,我们打仗流血牺牲,爬雪山过草地,不就是为了孩子们吗?!红军将士轮流背着孩子,互相鼓励搀扶着,一路靠吃野菜、树皮、皮带、枪背带,终于第三次走出了茫茫草地,九死一生,幸存下来。老赵的儿子被送到了后方医院,在党的培育下,在残酷的斗争中,逐步成长为我军的一名将领。
  讲故事的是老红军但远嵩,长征中担任红四方面军第九军电话排长。作为长征的亲历者、幸存者,老人家每每讲起那艰苦卓绝的岁月,回想起那些长眠在长征路上的亲密战友们,内心总是波澜起伏、夜不能寐。
  但老的右眼看不见东西,只有光感。就是因为长征过雪山时,长时间白雪反光刺激加外伤所致。他依稀记得:“当年过草地前后都要过雪山。一座连着一座的雪山,有几千米高,山下是峡谷森林,山上是终年积雪,有的地方厚达几十米。雪海茫茫望不到尽头,好多天都看不到一片没有雪的土地。红四方面军在历时一年多的长征中,翻越海拔44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5座,其中梦笔山和夹金山都是两次经过。
  印象最深的是翻越党岭山。党岭山位于现在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海拔5400米,积雪终年不化,气候变化极大,时而狂风漫卷,时而暴雨如注,时而冰雹雪崩。当地老百姓这样说:爬上党岭山,如进鬼门关,若无大圣胆,难以再生还。可想而知,翻越党岭山绝非易事!我们大部分战士都是从南方北上,很多人都已是衣衫褴褛,根本没有御寒的衣服,也没有粮食。经过连续的行军打仗,同志们极度疲乏。寒冷、饥饿、疲惫、稀薄的空气一起侵袭着这支坚强的队伍。一天我们部队来到山脚下,只见山上冰封雪锁,山势陡峭。雪山上万里无云,阳光灿烂,白雪反光强烈,使人无法睁眼,我红肿多日的眼睛更加疼痛。大家跟着前面部队蹚出的冰雪路,沿着崎岖蜿蜒的雪路一个紧跟一个行进。越往上走山势越陡,积雪越厚,空气越发稀薄,连呼吸都感到困难了。好多战友因为疲劳饥饿而坐了下来,这一坐就成了冰雕,永远地留在了那里。
  部队到达山顶时起风了,风越刮越紧。顷刻间狂风大作,翻卷着大片的雪花,并夹杂着冰雹,小的如黄豆,大的如小馒头,根本就无法躲避,许多人被打得头破血流。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要保护好通信设备,于是赶紧从背上放下设备抱在怀里,并弯下腰用身体挡住冰雹。忽然一个碗口大的冰雹砸到我的头上,一个踉跄,脚下一滑,滚到了几十米外的一个山沟里,坐在沟里,头上流着血,摸摸怀里的设备安然无恙,放下心来,立即爬起来追赶队伍。就在我跟上队伍时传来雷鸣般震耳欲聋的响声撼动着大山。我回头一看,不好,雪崩了!就在刚才我滚下山沟的地方,走在那里的上百名战友顷刻间被大雪吞噬掉。面对瞬息万变的大雪山,部队接到命令:迅速下山,不准停留。下山的路上,战友们互相搀扶互相帮助,终于战胜寒冷、饥饿和死亡,翻过了这座神秘诡异的党岭山。下山后我的右眼就几乎失明了。
  在党岭山下,我遇到了表哥皮定均(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皮定均双眼湿润地看着我哽咽地说,你大哥之前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为了掩护大部队突围,率领一个营的战士阻击敌军,在子弹打光而又负伤的情况下,与敌人展开肉搏,被敌人残酷地杀害了。皮定均还告诉我,你大哥是一个有智慧、有思想、骁勇善战、意志坚强的红军指挥员,为了革命事业奉献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我哥哥牺牲时年仅25岁。当年参加红军时,家族中的堂兄弟共25人和他一起走进革命队伍。长征胜利到达延安时,仅剩6人。19位亲人牺牲在雪山、草地以及与敌人的激战中。他们牺牲时,还是花季少年,最年长者是我的大哥。
  同学们,像但远嵩爷爷一家多人参加红军,流血奋斗,献出年轻生命的先烈在中国革命史上有成千上万,我们这些后来人,永远都不能忘记他们,尤其是那些史册上无名无姓的英雄们。
  故事三 上百名红军战士集体纵身跳崖宁可自己死,也不能伤害百姓。
  1934年,红六军团作为中央红军先遣队西征,为配合中央红军主力战略转移,他们从湘赣根据地突围西征。一路攻坚克险,与敌人浴血奋战。途中陷入了国民党桂军重重围剿,红六军团被拦截为三段,陷入重围,被迫分头突围。10月16日正值当年农历重阳节,困牛山战斗打响。红六军团第18师师长龙云和第52团团长田海清率800多人断后,拖住全部湘黔敌军和地方民团,掩护军团主力突围。三面临河的困牛山,地形险恶,四周高山已被敌军占据,战场态势于我十分不利。第52团已经连续激战两个昼夜,虽然饥饿疲惫,仍临危不惧,枪弹声、喊杀声响彻山谷,与敌军展开了殊死搏斗。师长龙云率部分战士冲出了重围。担任阻击的红军仍在与敌人进行着顽强的战斗,团长田海青壮烈牺牲。这时恶毒至极的敌军,竟然胁迫当地老百姓走在敌军的前头,向我阵地步步逼近,红军指战员面对百姓和强敌不便展开战斗,便退至困牛山悬崖边。这里背后是树木掩映的深渊,前方是胁迫来的百姓。红军战士宁肯自己死,也不肯伤害百姓,他们毅然砸毁枪支,集体纵身跳下悬崖!“共产党万岁”“红军万岁”的口号声在大山中回荡……用年轻的生命和鲜血谱写了红军长征中英勇爱民壮举! 100余名红军集体跳崖的壮举,让沿途百姓知道世上有为穷人谋幸福的队伍,播下了革命火种。这是红军服从命令、听党指挥、勇担重任的范例;这是战场上宁死不伤百姓,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典范;这是勇于牺牲,为崇高的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楷模。困牛山红军壮举纪念碑主体右侧为红六军团军旗,左侧为困牛山。如今,英雄血染的土地迎来红色美丽乡村建设高潮,人民过着幸福安宁的生活。硝烟散尽,丰碑永存!
  同学们,从上面三个故事中回望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峥嵘岁月,铸就的苦难辉煌,可以看到我们今天幸福生活,就是一部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奋斗史。党的恩情比山高、比海深!所以,我们一定要牢记党的恩情,怀揣一颗感恩心,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不能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团结才能胜利,奋斗才会成功。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做好每个人应该做的事、干好自己应该做的工作。特别是青少年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在奋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在党的领导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展现更加昂扬的奋进姿态、迈出更加坚实的实干脚步,我们就一定能谱写更加绚丽的青春华章,用行动践行少年先锋队的呼号: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时刻准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