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淳区检察院关工委在院党组领导下,紧紧围绕上级关工委的工作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关工委成立25周年时的重要指示及系列讲话为引领,以开展“四好”先进关工委争创活动为动力,不断深化工作内涵,丰富工作形式,在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推进平安高淳、法治高淳建设等方面,取得成效。在众多的工作成果中,依托宣传教育“三三制”,创新法治宣传工作方式,成为高淳区检察院关工委别具特色的工作亮点。
一、以“三位一体”格局形成法治宣传优势
法治宣传工作,是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手段,也是关工委工作的重要抓手,院党组更是注重这项工作,坚持常研究,建机制,抓保障,不断催生关工委法治宣传工作的新气象和新作为。
(一)强化领导和保障机制。院党组历年来对关工委工作坚持高看一眼厚待一分,并提出了“人有我优”的发展口号。平时随机性研究、重大宣传活动事前听证。分管检察长、关工委主任亲自参与工作,及时帮助解决关工委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注重宣传工作团队化同时,把宣传器材装备经费问题,作为一件实事来抓。近年来,先后投入近5万余元购置电脑、照相机、摄像机等专用工作器材,投入法治宣传活动经费13万余元,为关工委法治宣传工作的深入推进,组合起一个崭新的发展实力。
(二)构建“三位一体”工作格局。为聚焦重点、凝聚合力,院党组把关工委、青少年维权岗和老干部党支部三股力量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三位一体”工作格局,齐心协力开展工作。在这一新的活动机制中,关工委工作职责制、党课学习制、青少年维权岗工作制、法治宣传制、帮教关爱制等一系列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健全和完善,形成整体联动效应。“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还带来了更多的老同志参加关工委工作的可喜局面,老同志参与关工委工作人数占单位退休总人数的41%,综合实力加强,宣传工作得心应手。
(三)不断寻求法治宣传工作的新突破。以“三位一体”工作格局为立足点,注重从社情民意和自身工作实际出发,勇于探索、主动出击,努力探求关工委法治宣传工作的新路子。一是提高思想站位。在调查走访基础上全面分析辖区内青少年工作特点,充分认识加强青少年普法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和艰巨性,进一步增强关工委做好法治宣传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二是拓宽视野。以核心价值观为中心,以法治教育为重点,借鉴兄弟单位的经验和成果,结合自身工作实践,进行法治宣传工作的前瞻性思考,找准创新法治宣传工作方式的主攻目标和实现路径。三是以创新思维谋划法治宣传的整体工作。在切合实施上级关工委法治宣传主题的同时,因地制宜,精心设计自选动作,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特点、能接地气的新思路、新机制、新载体,不断推动法治宣传活动向纵深发展,逐步探索建立“123”工作模式,以覆盖全区预防青少年犯罪体系的突出成效,将关工委法治宣传工作提升到一个跃升跨越的新平台。
二、以“三项合一”载体提升法治教育实效
依托宣传教育“三三制”中,坚持“123”法治宣传模式,是引导青少年在自觉实践和主动参与中学习法治知识、坚定法治理想、陶冶法治灵魂、塑造法治品质为目标。着力构建覆盖全区预防青少年犯罪体系,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材编织法治防护网的进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其主要内容是:“组建一支专业队伍,拓展两个重点阵地,方法上注重三个坚持。”
(一)组建一支专业队伍。早在2013年,高淳区检察院关工委就成立法治宣讲团,其成员不仅有丰富工作经验、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老同志,也有优秀年轻干警和在校学生志愿者;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法治宣传为主体、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常识教育为两翼的宣传课程。宣讲中,根据受众特点及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宣讲成员,并于课后听取受众反应、进行评分,以利扬长避短,进一步提高宣讲质量。如2015年,吸纳1名主动要求加入宣讲团的帮教对象小伟为成员,他多次参与法治宣传活动,并精心制作《交通安全手册》课件,受到众多青少年的好评。2017年初,根据高检院与团中央签署的《关于构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合作框架协议》精神,高淳区检察院与区教育局、团区委会签《“法治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关工委宣讲团根据宣讲对象的不同需求,深入校园开展针对性的法治宣传,还组织过多场大型法治文艺宣传活动,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发挥了法治文化的渗透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拓展两个重点阵地。一是校园阵地。一方面,将辖区内中小学生都纳入宣教对象,结合近期热点,重点宣传强化未成年人自我保护和防范校园欺凌的法治意识和能力,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或遭受侵害。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向辖区内未成年人聚集场所图书馆、文化站、职业学校等宣传法律知识和辅导活动,如:去年在职业中专学生进行法治宣传的同时,对该校参加江苏省中学生模拟法庭大赛代表队给予细心的指导,该校代表队最终获全省竞赛银奖。二是社区阵地。我们采取“定期培训、假期驻点”的方式,坚持在社区内进行未成年人保护知识培训。节假日关工委老同志深入各居民区驻点工作,帮助未成年人学习法律知识,同时对辖区内网吧开展监督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提交区院向有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有效地防止了网吧中不良元素对青少年的引诱和毒害。去年9月11日,《南京日报》曾对我们的这一工作做了专项报道。此外,在社区青少年集中点的区图书馆、法治教育基地及淳文公益组织挂牌设立青少年道德法治讲堂,以“提前预告、全程录像、巡回宣讲”的方式,开设讲堂19期,产生了较好的宣传效应。
(三)注重三个坚持。一是坚持法治宣传教育的重点,注重服务、注重实用,重在帮助青少年提高认识和依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紧扣上级关工委提出的教育主题,扎实开展相关活动。 如:2015年,结合文明城市创建,我们组织社区的青少年在暑假中开展了“我为法治高淳添光彩”的主题演讲活动;2016年,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组织社区的青少年进行了“童心向党”文艺演出;2017年,按照省、市、区三级关工委要求,联合区教育局、区政法关工委开展全区中小学生“喜迎十九大,童心向党”征文和演讲比赛等活动,种种亲历式的宣传活动既紧跟形势,又各有侧重,还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和家长赞同,这些寓教于乐、寓教于知、寓教于行的宣传,使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二是法治宣传教育,既要靠责任、靠奉献,更要靠制度。我们的宣传制度规定:社区宣传每两个月一场,青少年集中点的道德法治讲堂每月第二个星期六下午,学校是每一个月一场,雷打不动,用制度里保障宣传。三是坚持拓展宣传载体。日常宣传中充分利用各个场次宣传成果,做好传媒,在这些电视、报刊新闻媒体上及时报道,形成氛围,扩大再宣传。同时把每一场大型的宣传过程制作WMV宣传教育盘,实现宣传教育的多元化、持续性宣传效果。我们近年暑假期间组织社区青少年宣传演出而自己制作的宣传片,获得省政法关工委“全省青少年法治教育参展作品”一等奖和三等奖奖励。
三、以“三堂精品” 课程拓展法治宣教场域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法治宣传教育的方法手段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增强吸引力、号召力,真正做到入心入脑、形成氛围。为此,我们狠抓“三堂精品”课程:一是面向女生开展预防性侵教育。着眼于女生生理、心理发育变化,邀请青年女干警主讲自我保护,通过问卷、视频、身体红绿灯模拟游戏等形式,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向她们传递预防性侵知识,有效弥补了学校生理卫生教育的不足,深得学校及女生家长好评。2017年,我们编写的《请不要随便摸我》小学生预防性侵害宣讲课件,被入选省院法治宣讲课程。二是面向青少年开展拒绝毒品宣传教育。针对高淳毒品犯罪时有发生,并有向青少年蔓延的趋势,我们及时将防范青少年涉毒作为宣传重点,从毒品对青少年的危害、易引发多类犯罪等角度进行深入剖析,帮助青少年牢固树立远离毒品的理念。同时,还组织青少年旁听涉毒案件庭审,通过鲜活的案例使他们受到震撼,增强与毒品划清界限的自觉性。三是面向家长开展亲职教育。与社区及公益组织紧密合作,定期对青少年家长开展专门教育。授课中,注重从“孩子沉迷网吧怎么办”等诸如此类家长关心的问题入手,引申出如何提高与孩子沟通的技巧、让孩子远离犯罪等话题进行互动和交流,进而更加有效地普及法律知识。根据高淳地区留守儿童多、很多家庭由祖辈教育孩子的实际情况,关工委老同志“现身说法”,与其交流分享教育孙辈的心得和必须注意的一些问题,让与会者获得有益的启迪。
关工委法治宣传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我们的工作仅是开始,新时期面临的任务更艰巨,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在院党组领导和上级关工委指导下,一步一个脚印地继续奋战,提升成效,创树特色,再谱新篇!(高淳区检察院关工委 赵善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