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邺
您现在位于:
润物无声 守护未来—沙洲派出所工作站副站长陶海珍夫妇
2019-04-18 14:00:27

在南京市公安局建邺分局沙洲派出所,有这样一位退休老同志,小个子、短头发,带着铿锵有力的干练和岁月沉淀的情怀,就像冬日温暖的夕阳,绚烂了辖区未成年人的蓝天,她就是该所工作站副站长陶海珍。

今年62岁的陶海珍已经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5年多时间了。从1972年参加工作到2010年退休,38年的警营生涯里,陶海珍先后从事社区民警、户籍民警、禁毒民警等多个岗位,积累了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也让她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等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丈夫郭义平也曾是一名优秀的刑警,曾任建邺分局刑警大队大队长。退休后的生活本是含饴弄孙、享受晚年,但陶海珍始终心系公安工作,2012年5月,新组建的建邺分局关工委找到她,希望她来主持沙洲工作站的关心下一代工作,本着对青少年成长的关心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陶海珍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担任沙洲工作站副站长。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到最好,陶海珍坚定这样的信念,5年来,在她的努力下,沙洲派出所工作站在矫治帮扶、净化校园环境等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陶海珍被评为南京市政法关工委2012~2014第三轮先进个人以及区关工委2012至2016年先进个人,2015年2月,沙洲工作站获得“先进派出所工作站”荣誉称号。

2014年5月,丈夫郭义平也光荣退休,在分局领导的建议下,也在陶海珍的大力支持下,2016年初郭义平也返回工作岗位,担任区政法关工委副主任,自此,在警营生涯中携手相扶的夫妻又成为了关心下一代工作中的默契搭档,为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他们致力于做更加有意义的事情。

担纲合适成年人,筑牢青少年犯罪预防防线

陶海珍立足关工委职责,在涉及未成年人案件办理过程中担纲起“合适成年人”角色,对无监护人或监护人无法到场的情况,旁听询问、审讯,实时监督保障未成年当事人的各项权利,积极帮助未成年违法犯罪人员改过自新,筑牢青少年犯罪预防防线。

2015年8月16日,沙洲所辖区一家兰州拉面馆发生纠纷,现场调解时发生了以马葡某、马孙地某为首的暴力阻碍执法人员的案件,当时不满15岁的马葡某女儿买某欣也参与抢夺民警警棍、执法仪。多次沟通,监护人拒不到场,买某欣作为初犯心理十分害怕。接到消息,陶海珍立即赶到所内,不仅全程旁听询问,而且耐心为她讲解她行为的错误性,用话语安抚,不仅帮助她重树守法意识,更让她认识到学习知识文化的重要性。截止目前,仅陶海珍参与旁听未成年当事人询(讯)问就达10次,协助办案民警顺利办理相关案件8起,并与民警一起做好后续帮教工作,和蔼可亲的她,成为买某欣等未成年违法者心中最亲切的“陶阿姨”。

帮助矫治对象,搭建未成年人心理沟通桥梁

沙洲所辖区内居民住宅多为高档小区,多数未成年人家庭生活平稳,物质保障充分,但是也存在犯罪人员未成年子女、生活困难的青少年等少数特殊群体,为了全面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陶海珍经常与社区民警沟通交流,注意在日常工作中寻找发现这类未成年人,确定重点对象进行结对,主动联系社会力量对生活困难的青少年给予帮扶资助,联系社区工作者、学校老师等,对特殊群体的青少年进行心理疏导,尽可能弥补家庭缺角等问题对未成年人心理造成的伤害,撑起他们的心灵天空。

2015年5月,沙洲派出所中胜责任区民警通过入户走访偶然认识了初二女孩小顾。她的父亲顾某因犯诈骗罪入狱服刑,家中欠下巨额赌债,家中变故在她心理造成的创伤,让她产生了悲观无助甚至厌学的情绪。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为了防止女孩产生思想问题进而走向自我伤害和犯罪,陶海珍把她作为自己的矫治对象,定期与她见面,帮助她排解不良情绪、重树希望。在小顾面临升学的初三一年生活里,陶海珍和社区民警一起,先后看望她6次,又两次为她捐献学习生活用品,还通过社区帮她申请了每年2000元的助学金,在陶海珍和民警的关心下,小顾在2016年中考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顺利被一所四星级高中录取。现在,小顾的生活在新的学校开启了新篇章,尽管她和母亲搬了家,陶海珍还是记挂心头,不辞辛苦,定期到家中看望小顾,看着小顾脸上慢慢又充满了笑容,陶海珍感到无比的欣慰。“关爱未成年人本身就是一件善事,我愿意去做这样的事”陶海珍这样说道。

守护校园阵地,强化未成年人守法自护意识

校园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主阵地,陶海珍始终坚持深入校园,协调多方力量走进校园,把课堂、讲座送到学生身边,和校方共同做好未成年人教育工作。为了强化未成年人守法意识,每年陶海珍都会定期邀请分局的民警到学校做普法讲座,根据各个阶段的中小学生的特点讲授相关内容,并在一些学生受到学校纪律处分时帮助学校进行疏导教育。为了提高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她请来建邺分局巡特警大队特警们,教授学生们简单的防身术,请来建邺区消防大队的官兵们,带着老师和学生们,在“5•12”全国减灾日开展消防演练和抗震减灾安全演练。

陶海珍还关心未成年人优秀品格情操的培养。2015年,分局程航同志在连续多日的高强度工作后累倒在岗位上,后被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荣誉,陶海珍邀请报告团的成员到新城中学宣讲程航同志的先进事迹,程航同志身上爱岗敬业的模范精神使学生们受到了深深的感动和教育。今年,陶海珍更是请来分局退休老干部、解放军老战士、87岁的王达同志为新城中学的同学们讲述了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的历程,在七一之前给同学们进行了一次精彩的传统教育。

另外,陶海珍还致力于青少年家庭与学校周边环境清理整治,构筑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安全屏障,保证每年检查辖区网吧、娱乐场所4至6次。2015年9月,陶海珍配合所内工作,在新城中学举办了争做网络监督员活动,为5名同学颁发了网络监督员聘书,增强了青少年自身的警惕意识。

开展多彩活动,丰富未成年人学习课外生活

陶海珍认为,未成年人的精神世界不应当被学业所局限。她充分利用建邺区名校教育资源和区域优势,着眼于在内容上增强针对性、在形式上提高趣味性,努力打造一批未成年人精品活动,以丰富未成年人的学习和课外生活。2012年开始,陶海珍的工作站的其他同志,在建邺区政法关工委、分局关工委的支持和指导下,连续5年在新城中学以及分校举办“6•26国际禁毒日”宣传活动,在校内举办了5次禁毒展和4次毒品实物展,被扬子晚报、江苏法制报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更受到区政法委等机关的重视,在全区范围内举办了2次禁毒知识竞赛和1次禁毒征文活动。陶海珍和同事们通过连续5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将“6•26国际禁毒日”宣传活动做成了品牌,广受辖区青少年与家长的一致好评。

除了禁毒教育品牌活动外,陶海珍和丈夫郭义平还利用辖区其他有利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假期活动,丰富孩子们的课外生活,开拓孩子们的视野。2016年郭义平开始从事关工委工作以来,两个人已经组织了5次假期活动,带着孩子们走进南京市科技馆、南京市地质博物馆、甘家大院民俗博物馆、南湖消防中队等地方,让孩子们在假期玩耍之余,也能学习各类课外知识,取得了良好效果。

没有丰厚的报酬,少有鲜花和掌声,陶海珍和郭义平夫妇就这样默默付出,把原本安逸的退休时光奉献给了在关心下一代事业。他们就像春夜那一场暖雨,润物无声,细心呵护着国家的未来,他们甘愿化作春泥,陪伴孩子们健康成长。

润物无声

在警营生涯中携手相扶的夫妻如今又成为了关心下一代工作中的默契搭档,为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他们致力于做更加有意义的事情。

 

为广泛宣传禁毒理念,最大限度减少毒品对社会的危害,关心青少年的成长,陶海珍同志经常深入共建阵地南师附中新城初级中学,开展禁毒宣传活动。

学生暑期前的安全教育会场

陶海珍副站长和民警一道,到辖区网吧进行督促检查,为提高青少年爱学习、爱科学兴趣,陶海珍副站长暑期精心选择和安排同学们到南京科技馆、地质博物馆等地参观学习。

 

陶海珍副站长在建军90周年之际组织青少年到警营、军营开展活动庆祝。

 

陶海珍同志荣获的先进个人以及“先进派出所工作站”等荣誉称号,部分奖状和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