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把心灵里的美丽激情献给祖国
玄武区玄武湖街道樱花小学六(3)陆亭妤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这沁入人心的旋律时常不由自主回响在耳畔。祖国,一个多么让人感到亲切的称呼。我们的母亲, 生命的摇篮,遭受了无数次血与泪的洗礼,见证了多少历史征途的兴衰浮沉、沧桑变化。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国是一个悠久的礼仪之邦,它洋溢着上下五千年的璀灿的文化,拥有着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锦秀山河,抒发着五十六族骨肉同胞万众一心的情怀,创造着飞跃世纪,缔设未来的砌天壮举。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净土,不管自己多么贫穷和落魄也不允许他人践踏,这片净土就是我们的国家。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爱国精神体现在方方面面,体现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体现在以一技之长报效祖国,体现在国家领地分毫必争,体现在热爱故土山河,体现在在国家人民深陷窘迫之境的无私奉献甚至牺牲……
当大漠的风将苏武的手雕刻得龟裂,当大漠的霜雪染白了他的双鬓,他依然手握节毛尽落的旄节,月光跨越千山万水,寻找着回家的方向。叛将卫律的威胁不能让他容色稍变,匈奴千金封候的许诺不能让他动摇片刻,因为他心中装着两个字——祖国。
1661年,在东南沿海领导抗清击军的郑成功,包围了被荷兰殖民主义侵占的台湾,经过9个月的浴血奋战,使得台湾回到祖国怀抱;詹天佑,在国内一无资本、二无技术、三无人才的艰难局面面前,满怀爱国热情,受命修建京张铁路;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活动……
在生活中还存在着这样一群默默奉献在工作第一线的可敬的人们,在危险时刻挺身而出,保障着国家和人民的安全。
“你说,听惯了警铃呼唤的脉搏;你说你愿为任何人赴汤蹈火;你说,这就是使命和职责..”火灾发生时,消防队员拉响警笛,迅速赶到事发现场,拿起水枪朝恶魔般的烈火喷去,渐渐,可怕的狞笑声消失了。2019年4月1日,四川凉山州木里县发生森林火灾,27名森林消防队员和3名地方干部群众牺牲。他们用自己的专业,挽救了无数人的性命。烈火中的勇士,国家财产的守护神,一身是胆擒“炎帝”,众志成城斗“蚩尤”,火一半水一半,热一半冷一半。
改革开放,使祖国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中华儿女们安居乐业。今天,我国已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振雄风,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陶行知曾说过:“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做为新世纪的青年一代,我们生活在科技日新月异、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学习革命先烈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以革命先烈为榜样,用他们的精神鼓舞自己、激励自己,确立一个远大的志向,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要立志为自己的未来而努力奋斗,把祖国建设成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国家而拼搏,做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将来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人类最美好的理想——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这就是最好的爱国,这就是最大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