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化建设重在践行 贵在坚持
——南京市溧水区教育局关工委常态化建设情况汇报
溧水区教育系统关工委成立于1991年5月。区教育关工委组织机构健全,现任主任由区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局长马里兵担任,分管教育教学工作的副局长任副主任,退休老局长任常务副主任,局机关党总支书记任秘书长。关心下一代工作网络健全,区教育关工委下辖20个基层教育关工委。关工委组织机构实行动态管理,每年根据人事变动和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充实,基层教育关工委主任绝大多数由党政一把手担任,保证了在职领导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关工委工作常态化运行。
一、点上做起,常态化建设开始启航
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关于开展关工委常态化建设合格单位考核的通知(苏教关委〔2011〕3号)》下发后,局领导十分重视,认真贯彻执行,决心通过2年努力,创建省级关工委常态化建设合格单位。通过健全组织机构、重视和支持关工委工作、增加关工经费投入、积极开展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各项教育活动,加强关工委自身建设等措施,2012年成为全省第二批达到创建关工委工作常态化建设合格单位。
在教育局自身创建过程中,局领导认识到,只抓自身创建工作还不够,没有基层学校关工委建设的常态化,教育局就没有真正的关工委建设常态化,必须双管齐下一起抓。2012年,我们抓了永阳镇、白马镇和第二实验小学三个试验单位。全区基层教育关工委常态化建设合格单位创建工作开始启航。
二、面上推进,促进常态化建设扎实开展
1.制订工作计划
按教育局党政〔2011〕19号文要求,我们制订了创建工作三年计划,2012年抓了3个单位的试点工作,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2013年确定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实验小学、东屏镇等11个单位在面上推开,2014年收官,最后6个单位达到合格单位要求,全区全面完成创建任务。
2.采取有效措施
(1)组织召开关工委工作专题评议会。评议会分四步走:一是校长亲自到会,并汇报本单位创建工作情况和自评结果;二是评议人员(每单位3人,主任、常务副主任和秘书长)查阅各申报单位创建材料;三是与会人员按创建要求打分考评;四是向教育局呈报评议结果,经审定后由局行文公布,并在下一年关工委骨干培训班上表彰授牌。
(2)将2016年确定为溧水区教育局“关工委常态化建设巩固提高年”。一是向省教育系统关工委申报“常态化建设巩固提高奖”;二是对8个镇(区)、校的关工委工作进行巩固提高“回头看”检查考核;三是区委教育工委、区教育局召开关工委常态化建设巩固提高推进会,邀请省教育系统关工委葛高林主任作专题报告。全区教育系统关工委建设常态化巩固提高向纵深发展。
(3)对基层单位开展关工委常态化建设巩固提高“回头看”。为使关工委建设常态化做到常抓常新,并不断得到巩固提高,我们根据省教育系统关工委的要求,在关工委常态化建设合格单位创建工作全面完成的前提下,及时转入抓关工委常态化建设巩固提高“回头看”,并确定从2016年开始,再用三年时间,完成“回头看”这项工作。首先,我们根据省里要求,拟定了《溧水区教育系统关工委常态化建设巩固提高“回头看”考核评分细则》;其次,建立考核检查组赴镇(区)、校进行检查考核,通过听、查、看、议等了解关工委常态化建设巩固提高的情况;第三,检查考核结束后,考核检查组写出情况通报,报区委教育工委、区教育局,并在溧水教育网上公布。2016、2017两年,共对15个单位进行了关工委常态化建设巩固提高“回头看”,占总数的75%。
三、补齐补缺,关工委工作常抓常新
通过几年来的关工委常态化建设合格单位创建和抓关工委常态化建设巩固提高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使原来的关工工作的“短腿”长了起来,“软腿”硬了起来。表现在:
1.应时提升关工委工作地位。我区教育局成为关工委常态化建设合格单位后,局领导通过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后,更加重视、关心、支持关工委工作,进一步增强了“关工委工作是教育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和“关心下一代工作无论怎么重视都不过分”的意识。区教育系统关工委已成为在教育局党政领导下,以在职领导为主导、老同志为主体的工作机构。区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局长马里兵亲自担任区教育关工委主任;关工委工作纳入区教育局党政工作运行轨道;重要文件以区委教育工委名义下发;在职领导定期或不定期听取关工委工作汇报,研究决定重大问题,主动参与关工委组织的重要活动并加以指导。2016年,区教育系统关工委获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常态化建设“巩固提高奖”。
2.适时成立教育系统家长学校总校。2015年成立区教育系统家长学校总校,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2017年,总校组织机构进行调整,由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局长兼任校长,分管教育教学工作的副局长任常务副校长,另配备了三名副校长,总校设在区教师进修学校内,加强了对基层家长学校的领导和工作指导,教育局每年拨给总校10万元办学经费。2017年5月31日,南京市委教育工委、南京市教育局在我区召开了全市教育系统家长学校总校建设工作推进会。
3.拓展关工委工作宣传渠道。为提高关工委工作管理水平和自身形象,加强宣传报道工作,在教育局局长、局关工委主任大力支持和局技装办的积极配合下,决定在溧水教育网上开设“关工委”专题网页,通过组建网站通讯员队伍和积极筹备,关工委网页已于10月底开通。
4.发扬关工委工作传统特色。“两资”(捐资、引资)助学工作取得新进展,十余年来,离退休老教师共捐款70余万元,七年来引进和“基助学金”200多万元,数以千计贫困家庭的中小学生得到资助。“两资”助学深受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欢迎,也受到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的好评。区教育关工委撰写的《“两资”助学立德树人》一文,被省教育系统关工委授予2017年度“工作创新奖”二等奖。
5.加大关工委工作经费投入。为保证关心下一代工作顺利开展,区教育局根据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完善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长效机制的通知》(苏教财〔2009〕57号、苏财教〔2009〕147号)精神,加大对关工委经费的投入并做到逐步提高。开始时,我们按每生每年6元的标准核定关工委工作经费,后提高到每生每年不少于10元的标准核定,并由教育局办公室下发通知。2016年全区教育系统关工委工作经费达到65万元,其中基层教育关工委经费40万元,比原来的21万元增长90%,为关工委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从事关工委工作的老同志补贴也得到较妥善的落实。
四、几点体会
从2012年创建关工委常态化合格单位,至2017年抓巩固提高“回头看”的实践过程,我们有以下三点体会:
1.必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中小学校关工委常态化建设,一定要遵循习总书记对关工委工作的重要指示,坚持服务青少年的正确方向,着力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引导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支持和帮助青少年成长成才,团结教育广大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因此,中小学关工委常态化建设工作不是抓一阵子,而是永远在路上。
2.需要发挥多方的整体合力。加强中小学校关工委常态化建设要“四轮”驱动,协调推进。一是我们根据省教育系统关工委的要求,全区中小学关工委主任绝大多数都由学校党政一把手担任。每年九、十月份,根据学校领导人事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充实关工委组织机构人员,特别是调整好一把手在职领导当关工委主任,充分发挥在职领导的主导作用;二是重视发挥老教师的主体作用,全区离退休老教师关工委工作(活动)参与率达80%以上,其中参与关工工作2项以上的老教师达20%以上。三是发挥日常工作团队,特别是常务副主任和秘书长的关键作用,对两个关键岗位,尽量做到成员稳定、职责分明。四是发挥委员单位的助力作用。学校主要科室负责人是关工委成员,他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三热爱”主题教育中,在开展中小学生读书征文活动、“四个一”科技教育活动中,在办好家长学校等工作中,积极为老教师创设工作平台并结合科室工作积极参与关工工作。只有做到“四轮”驱动,协调推进,才能使全区中小学关工委常态化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呈现新面貌。以南京市关工委三年来开展的新春网络寄语活动为例,我区中小学关工委上传作品总数,从2015年的4000余篇到2017年的14700余篇,且入选奖、等级奖作品数大幅增加,在南京市各区中处于较领先的位置。
3.充分依靠基层关工委组织。没有基层中小学关工委常态化建设的巩固提高,就没有区教育系统关工委常态化建设真正的巩固提高而成为空中楼阁。在开展对中小学生主题教育活动中,全区教育系统各基层单位关工委有16位常务副主任是区关工委和区教育关工委联合组建的全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讲师团成员,占区讲师团人员总数的37%,占全区20个基层教育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的80%。他们亲自到全区各中小学为学生做“三热爱”主题教育报告,在团结、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区教育局与南京3所名校(园)合作办学,在溧水建立分校(园)。对这3所新建学校,在建立校(园)关工委的前提下,认真抓好校(园)关工委常态化合格单位创建工作。我们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中小学关工委常态化建设工作,使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我区教育关工委落地生根!
(沈润琦在省教育系统关工委11月28日—12月1日在无锡江南大学举办的全省教育系统关工委负责人培训班上的大会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