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现在位于:
南京进入“名城会时间” 主论坛聚焦“文化走出去”
2019-04-18 14:00:27

南京正式进入“名城会时间”。26号上午,2018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主论坛——“一带一路”文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在南京举行,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多位知名国际专家学者共赴这场文化盛宴,就“本土文化走出去”建言献策。

文学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中国文学是外国人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罗马尼亚学者白罗米在当地从事汉语教学已超过30年,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翻译中文著作,她表示从最早的四大名著的流传到莫言、苏童等当代作家作品传播,罗马尼亚大众对中国的兴趣与日俱增,希望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让越来越多人了解她热爱的南京。

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大学中文系主任、布加勒斯特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白罗米表示:“上次是95年来参加汉语教师培训班,参观了夫子庙总统府中山陵,这次来发现变化太大了。南京是个古老的文化城市,在中国历史起了很重要作用,罗马尼亚也有很多古老城市,希望将来大城市之间更多交流。”

博物馆是推动本土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和纽带,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看来,新时代博物馆的功能不再局限于保存文物传统,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要求国内博物馆藏品进一步摆脱本土化思维,按照世界发展趋势来讲,博物馆是不同文明汇聚之地,交流互鉴的地方,绝大多数博物馆藏品都是本土的,缺乏全球视野,如果藏品没有足够丰富多样化的话,这方面很难实现功能。

文化交流中不仅要“引进来”,更需想办法“走出去”,王春法建议积极开展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实现中国优秀现当代文化向世界“输出”。

“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藏品入藏我们的国家博物馆,我们的博物馆藏品有重复的时候,可以通过交流的方式实现共享。再一个从展览交流来讲,自己的优秀展览应该走出去,不光是古代的优秀展览,近现代的当代的也要走出去。”王春法说道。

有意思的是,与会嘉宾们身着南京云锦服饰亮相已成为名城会的一大特色,记者留意到,与以往色彩绚丽的云锦华服相比,本届主论坛嘉宾服饰走起了“低调简约”风,男士是圆立领中式外套,女士外套款式类似小披风,衣襟镶以两指宽的云锦点缀,干练素雅的同时更凸显时尚有型,南京市外宣办相关负责人黄培介绍:“本次嘉宾服饰特意邀请了APEC设计团队操刀打造,设计灵感起源于云锦传统经典纹样“宝相花”,象征富贵吉祥,几经修改最终成为嘉宾们身穿的华服。不是很修身,因为很多市长和嘉宾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尺寸,所以设计了非常宽松的但又很有造型感的服装,感觉是非常稳重、大气和端庄。”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刘雨薇 编辑/赵恩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