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莲花北苑幼儿园印象
2019-04-18 14:00:27
莲花北苑幼儿园
莲花北苑幼儿园
莲花北苑幼儿园印象
邓可清
南京地铁二号线油坊桥站旁的莲花新城,是南京新建的拆迁居民安置居住区域,规划人口数量和设施规模仅次于正在建设中的岱山新城。这是南京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建成的城北金陵小区和城南南湖小区以后的首个大型居民集中安置区。莲花北苑幼儿园就坐落在这个新城北苑的南门内口。约10亩地的面积里竖着一座三层楼建筑四面由由金属护栏和冬青树围绕着,有幼儿和保教员工450多人。与庞大的楼群相比,幼儿园有些不显眼。但是,中国有句老话:人不在大小,马不在高低,关键看马力。
园长杨梅,是个有着30多年幼教经历的教育工作者,思维敏捷,理解深刻,创意强烈,悟性很不一般,引领这所由原双闸小学附属幼儿园沿革而来的集体,在4年多的时间里,逐渐形成自身发展机制,激发出内在驱动力,显现出生机和活力。
(一)凸显智慧, 教师节有着自己的过法
2015年的教师节怎么过,是基层教育管理者需要认真面对的事情。让员工们从物质的给予、精神的激励、心灵的抚慰、社会的关爱、媒体聚焦综合氛围的历史记忆中走出来,是个不小的难题。那种从上到下地由组织安排,精心准备,进行有物质奖励基础的隆重庆祝仪式已经不再。这考验着每个在任者的责任感和岗位素质,挑战着他们的智慧和综合内力。
自己过一个属于自我的节日。教师节这一天,莲花北苑幼儿园联合园家长委员会发出了倡议:今年教师节不送花,只让教师早回家。口号虽然质朴,但是引导意义凸显,体现教育行规和幼儿园对老师的关爱。教师们按大、中、小三个年段组自编自演文娱节目,进行庆祝。还邀请了家长委员会成员参加,请来家长中长期进行教育研究的同行对节目进行点评。节目的素材源于教师们的工作感受,反映着教师们执着的职业操守,师德自励,专业自我提升,也反映了老师们的困惑、探索和理想追求。演出分设创新奖、智慧奖、综合奖。老师们的生动形象的家园沟通情境的展示引来笑声连连,触发感慨万千,博得掌声不断。这是一个具有特质和特色的莲花北苑幼儿园的教师节庆祝活动。
(二)注重细节, 常规管理求实创新
安全管理对于幼儿园来说,不仅是重中之首,更是幼儿园工作的难中之难。3到6岁的孩子群体,认知水平有限且日新,自我保护能力弱小且多动,真是保也费心育更费神,大意不得,走神不行。莲花北苑幼儿园安全管理的常规工作细致,并且贯穿渗透到创新的活动内容中。
有一次放晚学的时间,一个小女孩惊恐地哭喊着向幼儿园门外奔去。门卫保安王师傅立即弯腰保护着这个小朋友。这时,小女孩的父亲从门外赶来,见到哭喊的女儿,暴怒地训斥起孩子。原来,他接到女儿后,只顾自己快步往前走,拉下了幼小的女儿还不知道。走到幼儿园外的路上,才发现孩子不在身后,这才赶紧回身寻找。保安王师傅对失职的孩子父亲进行了批评。谁知,这个孩子的父亲竟然把恼怒发泄到这位保安人员的身上。这是我亲历的一幕。
早晨幼儿混龄活动,是莲花北苑幼儿园借鉴国外先进幼教经验设置的项目。由于幼儿的家长们经历、习惯、观念、文化等与家庭教育先进国家的差异,孩子们的适应程度在整体上也存在不同。因此,仅仅学人家的形是不够的,还要学人家的神,更要加入自己的特质。幼儿园利用升旗仪式对孩子们进行安全教育,尤其对大班和中班的孩子进行以谦让爱护小同学为源头引导教育,加上保教老师们的分班教育,最大可能地唤醒和培养孩子们自身的教育资源,让孩子们尽可能地参与和体验这个创新活动过程。这是混龄活动安全保障的原始要素,也是孩子们活动安全的起点和培养孩子们安全素养的奠基工程。
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是确保混龄活动正常有序进行的关键环节.与混龄活动相应的是儿童活动场所的不确定性.孩子们既可以在划定的区域内进行活动,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活动项目.这样,就要求有与之相配套管理措施.莲花幼儿园是这样做的.
第一,实行教师定位定岗定空间.即在混龄活动时间,所有老师都有分工负责的包干区,都有固定的岗位和职责,负责包干区内的常规管理.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形成学生活动的流动和老师管理岗位的固定相对应.
第二,活动项目有一定难度的地方,派老师进行专项负责,对活动有困难的孩子进行适当的及时帮助,对出现因人数过多造成的拥挤情况进行疏导调节 .如爬高挂心愿瓶.综合游乐亭等处,老师的工作紧张且繁忙.
第三,儿童按班级佩戴臂章.这样,不管是哪个班级的孩子,不管跑到哪个区域活动,所在岗位的老师一眼就能识别.如果出现异常情况,会在最快的时间里与孩子所属班级的负责老师取得联系.
富有创意的安全应急救援通道设施,是莲花北苑幼儿园的一大亮点.在教学楼外,有一条从一楼连接到三楼的圆筒形滑梯,旋转而上.平时,是孩子们喜爱的游戏活动项目,一旦遇到需要快速离开教学楼避险逃生的紧急情况,这个孩子们喜爱的游乐设施,就会发挥独特的救护作用.联想起不久前媒体报道的超市二楼幼儿园孩子火灾中逃生的情形,莲花北苑幼儿园的这个设施,不能不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也不得不佩服设计者的奇思妙想和未雨绸缪.由此赢得的家长和社会信赖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三)清新园风,三个字:爱孩子
爱孩子,应是幼儿教育工作者基因性素质,因为孩子们需要的是真诚纯洁的爱.他们虽然能够捕捉各种各样的非爱情感,但是,无力进行选择、过滤、取舍,只能被动收藏,并深深地埋藏在幼小的心灵里,变化演绎成恐惧、忧虑、不开心,以及莫名其妙的想象。
莲花北苑的老师们面对小朋友有着爱的表情,笑的是那样自然,热忱。如果说面部的热情是职业需要,那么,眼里的笑意则是心灵深处的爱的涌流。他们有着疼的语言,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就是“宝贝,怎么了?”
现将我亲眼所见的两幕情景呈于此与大家分享。一次早晨活动时间里,一位小朋友蹲在场地边上,一位老师赶紧走过去蹲在这位小朋友的面前,爱抚地问道:“宝贝,怎么啦?需要老师给你帮助吗?”孩子的目光告诉我这位老师不是他的保教老师。第二幕:早晨混龄活动时间,三个小男孩遇到一起,展示出雄性做派,摆起了武打动作。一位中年老师立即走过来,用研究的目光打量着这三个孩子,用探寻的口气问道:“宝贝,你们玩什么?我怎么看不懂啊!”其中两个大一些的男孩好像看懂了老师的眼神,听懂了老师的语气,撒腿跑开了,留下一个没有呼应对象的小男孩。后来知道,这个老师姓叶。
爱的语气在幼儿教育过程中似乎是一项要求更高一点的素养,她涉及到老师情感的抒发调控。这一点,小(四)班的吴老师、郑老师、左老师、邱老师团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早晨,与孩子们的第一个照面就是发自内心的爱称:“早上好?宝贝!”或点头致意,或招手抒情,或弯腰抚摸,或蹲下疼爱。亲切、和缓、疼爱有加、超级细心、体贴入微的情感传递和心灵呵护,把孩子从对亲人的不舍里接过来,从初入园的焦虑中缓释出来,从环境的变化过程中调整适应起来,从空间的置换背景里开始新的认知。对孩子面部的细致观察和必要生活细节的询问和了解,与家长的及时沟通交流,都是这个团队的首项作业和功课。20多天的时间里,孩子们基本适应班级环境和生活。
这是莲花北苑幼儿园老师们的基本素养带来的自然收获,是他们爱的表情、语言、语气等幼儿教育必备艺术恰到好处运用的结果。初入园孩子的诸多不适和困难以及由此产生的不良情绪,在时空的转换中悄然烟消云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