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唱过一首歌——《义勇军进行曲》;都注视过一面旗——五星红旗。因为,我们都有一个家——中国。升国旗、唱国歌,在今天看来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却是无数英烈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孙中山先生说:“做人的最大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心中饱含爱国的信念,即便是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维护国家尊严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革命家吴玉章在1904年东渡日本留学时,发现学校悬挂的万国旗中独独没有中国国旗。为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吴玉章挺身而出,代表留日中国学生向学校严正提出:必须立即向中国学生道歉并纠正错误,否则,就要举行罢课和绝食以示抗议。学校当局在中国爱国留学生的强大压力下,只得认错道歉。
然而,生在硝烟远去的和平年代,有一些青少年由于缺乏对中国历史与现实的深刻认知,会犯“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毛病,甚至错误地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正气不盈,邪气必盛。”作为国家建设主体的青少年,不妨扪心自问,你现在做的,是否对得起头顶飘扬的五星红旗?是否对得起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英灵?爱国奋斗,应成为一种习惯,成为青少年鲜明的精神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