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讲话
高淳区阳江镇三个重点村校外辅导活动走访见闻
2019-04-18 14:00:27

        11月13日,星期日上午9点左右,笔者随着区关工委赠送少儿科普图书的车辆先后来到了高淳区阳江镇的三个重点村校外辅导站,进行实地探访。这次探访事先没跟镇、村打过招呼,目的是想看看重点村的校外辅导活动是否真的常态化。

        第一站是太平村校外辅导站。该辅导站是一座三间小平房,中间一间是辅导教室,一张大课桌周围围坐着14个孩子,旁边贴墙的小课桌前还坐着3个孩子,两位在职教师正在分头耐心地辅导着孩子们的作业;东边的一间是图书室,一张张书橱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图书资料,一名村干部专门负责辅导站的日常管理兼管图书室;西边一间是电子阅览室,11台电脑呈“U”字形摆布,一位信息技术课老师正在利用教师机给两旁的10位学生授课。我们的造访,老师们虽觉惊奇,可学生们有的看书,有的写作业,有的在专心致志地搜寻网上的资料,一个个聚精会神,只顾埋头做着自己的事情。几分钟后,电子阅览室的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保存好自己的资料和作品,起身离开,纷纷来到中间的教室,原先坐在大课桌周围的孩子们也利索地收拾起自己的书和笔,有序地进入电子阅览室安静地坐到了电脑桌前。趁孩子们轮换班次的档口,笔者跟其中的一位辅导老师聊了起来:“平常每个周日都有这么多孩子来参加辅导学习么?”老师笑着回答:“是啊。最多的时候一天有30多个孩子呢!现在我们就是想歇也歇不下来了,每期开课前,家长就争相报名要把孩子送过来,孩子们也乐意在一起过这样的集体生活。”

        地处永丰圩内的潦田村,以前是出了名的锅底宕,交通不便,信息不通,相对比较闭塞。村镇区划调整后,村委盖起了崭新的办公楼,青少年校外教育辅导站就设在村委办公大楼的一楼。窗明几净的辅导教室兼图书室里,虽说只坐着7位孩子,可辅导老师却郑重其事地在为孩子们作着认真的辅导,电子阅览室里,11张电脑桌一字排开,7名学生正坐在电脑桌前用新奇的目光紧盯着电脑屏幕,边听着老师的讲解,边用双手有节奏地敲打着键盘,辅导老师是本村的年轻社工。村支书和村主任交替着来回巡视,时刻关注着孩子们的学习和安全。

        离开潦田村时快到十点了,在笔者的要求下,我们又赶到边远的西莲村辅导站。西莲村与安徽省交界,这里的留守儿童相对较多,由于村委办公地点位置远离村庄,孩子们来回不方便,也不安全,因此,村委与西莲小学协商一致后,将校外辅导站设在了西莲小学校院内,利用学校的校舍和师资开展校外辅导活动,村委派出固定的村干部到校专门负责学生的组织和安全。进入学校大门沿着希望路前行20米,就是书法班的教室了,教室里架起了投影仪,姜老师在讲台上一笔一画地耐心示范,15名学生一边用心听着姜老师的讲解,一边眼盯着大屏幕上的投影,面前还摆放着一本翻开的字帖,跟着有模有样地在习字本上运笔书写;学校的微机房也与村上的电子阅览室合并在一起,13名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正学习绘制电子表格。接近中午放学的时间了,学校门口聚集了许多来接孩子的家长,笔者便跟他们攀谈起来:“学校办这些辅导班,向你们收费了没有?”被问的学生家长说:“没有,这是村上与学校合办的,全是免费的。”又问:“你们对这样的辅导班满意么?”一旁的老奶奶抢先答道:“这样的辅导班我们喜欢,孩子双休日有老师管着,还能干他们自己喜欢的事,孩子的父母在外打工就放心了,我们做爷爷奶奶的也安心了!”笔者接着又问:“让你们来回接送,并负责孩子的途中安全,你们愿意么?”在场的家长纷纷表示:“这是做家长的该负的责任。”

        这次临时走访过程中的所见所闻,让笔者甚感欣慰。据悉,高淳区村级校外辅导站的硬件设施达到上述这三个村标准的已有近80个村,希望这些重点村都能像这三个村一样坚持常态化办班,并且办出效果,让家长放心,学生满意,真正体现党和政府对下一代的关心爱护。(高淳区关工委  吴敬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