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钱红艳)遍寻22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丛葬地,自发手绘交通分布图指引学生寻访……昨天是开学第一天,南京三中文昌初中两名初三学生制作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丛葬地交通分布图》在开学典礼上引来关注。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这样的手绘地图成了学校爱国主义教育范本。
田源和朱宇韬两名男生是该校初三学生,平时热衷研究南京轨道交通,对于南京每条地铁线路哪天开工完工,有哪些站点,每个站点有什么特色,甚至每条线路地铁是什么型号都了然于胸。初二时,两名男生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读本》上了解到南京22处丛葬地后,就萌生了寻访丛葬地、制作交通分布图的想法。
“有些丛葬地特别隐蔽,我们通过查阅资料、询问周边居民才能找到。”田源说,比如位于武定门城墙下面的正觉寺丛葬地纪念碑、花神庙地区丛葬地纪念碑的寻访都花了不少功夫。
“很多丛葬地都在墙角或者杂草堆里,看了觉得特别悲凉,碑文上的故事也让我们对那段历史感受更加真切。”朱宇韬说,寻访过后让他们更坚定了制作地图的念头。
两人结束寻访后,利用周末时间完成了这份分布图。记者看到,这张分布图大概一米见方,上面标注了22个丛葬地的位置。每个丛葬地附近有哪条地铁线经过,在哪个站下车,一看就非常清楚。此外,分布图上标注了铁路、高铁线路,以及南京周边的各个火车站站点。
记者了解到,两名学生的手绘交通图得到了学校的认可,为了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寻访这些历史遗迹,学校将手绘地图印制成卡片,反面还印上了“我的足迹”、“我的感悟”等栏目,分发到师生手中。
“在我看来,这份地图就是学校每一位老师和同学铭记历史的‘指南针’,指引着我们通过寻访,重温历史、铭记历史、珍视和平。”学校校长郭蜀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