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的童年不如此
一大清早,朋友打电话来向我抱怨她儿子的顽劣,说自己都快要让这小子气死了。我听得讶异,想不出一个才十岁大的孩子,能怎么气她?朋友顿了顿,又开始与我闲扯起来,说自己花了一千多块钱给这小子报了英语补习班,才去了几次,他就不肯去了,而且越来越懒,逢到假期就赖床,说他几句吧,他还顶嘴……
因为我刚巧要出门,没时间与她闲聊,便连连追问她儿子到底是怎么气着她的。我这一问不打紧,朋友在电话另一头立即夸张又气愤地反问我,她刚才说的那些还不够气人吗?
听着朋友的这一句问话,我哑然失笑,就刚才她说的这些,至于要气得死过去吗?谁都孩子过,谁也都淘气过,我想起自己以前上学时,补习班还不流行,但偶逢老师拖着不下课,也会恨得牙痒痒……现在倒好,孩子的学习任务本来就重,好不容易到了假期,难免就渴望着能好好地休息下,甚至是稍稍地赖下床,这些简单的愿望怎么到了父母眼里就成了“十恶不赦”了?
孩子不听话,学习不好,于是家长抱怨气愤;孩子偶尔作业做得晚,家长也会气愤,责怪孩子做事磨蹭……其实我们想想,哪个孩子不是这样,谁的童年又不是如此?既然自己也孩子过,叛逆过,那么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又何必对孩子极尽苛刻之能事呢?允许他们偶尔耍耍小性子,允许他们偶尔犯犯小懒经,又有什么关系呢?不光天塌不下来,你的孩子也不会一下子就变得“不可救药”,相反地,适当的宽容和对孩子的理解,应该是更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不由想起前不久看到的一段话。问,人为什么要有两只眼睛?解释是,两只眼睛可以睁一只闭一只……解释当然是另有蕴意,只是此时我想,这“睁一眼闭一眼”的理论完全可以拿来奉送给我的这位朋友学习,因为与其只知道苛刻地为孩子挑刺,不如认真学学如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孩子不累,自己也不累,岂不更好?
□吴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