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家庭成为最好的课堂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第一个课堂。怎样让家庭成为最好的课堂? 家长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从调动兴趣到发现兴趣——为孩子挂一片远航的帆
1.增强孩子的学习快乐感。家长要了解孩子,善于因势利导,让学习成为孩子的乐趣。如有的孩子喜欢画画,虽然他画得并不怎么样,可是他乐意用五彩的蜡笔在纸上涂抹,看着五彩的线条在纸上延伸、扩展,他的思维、想象也跟着任意遨游、旋转。家长可以买些绘本让孩子阅读。
2.刺激孩子的学习好奇心。孩子具有好奇、好问、好动的特点,家长要尊重、保护和正确引导孩子的好奇心,如带孩子参观博物馆、图书馆,带孩子走入大自然去郊游,引起他认识事物、研究事物的兴趣,让他对周围事物和现象产生兴趣和热爱,渴望获得知识。
3.诱发孩子的学习成功感。对于孩子在学习中的好表现好成绩,家长不要吝啬使用赞美之词,要善于表扬,当孩子知道自己有进步时,往往学习的劲头越来越高。
二、从营造环境到营造氛围——给孩子画一个神奇的圈
1.安静:给孩子一方学习的净土。安静的环境是孩子专心学习必不可少的条件。
2.和谐:给孩子一个温馨的空间。父母之间互敬互爱,家人之间和睦相处、互相爱护,这能使孩子从小就沐浴在父母和家人创设的温暖与幸福之中。
3.示范:给孩子一个成长的方向。家长能够勤奋学习,兢兢业业,对孩子必是一种示范和激励。有人说,家长学一分,等于为孩子学十分,这是很有道理的。
三、从培养习惯到培养信仰——为孩子点一盏明亮的灯
1.阅读:拓宽孩子有效学习的宽度。一个人如果有良好的阅读习惯,那将受益终生。因此,培养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家长应该多带孩子去书店,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购买一些儿童读物,订阅一些孩子感兴趣的儿童杂志。
2.思考:加深孩子有效学习的深度。有的孩子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往往不肯动脑,转向父母寻求答案。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不要埋怨孩子为什么不懂,更不能加以斥责,而是要鼓励孩子动脑筋,激励孩子攻克困难,以引导的方式把孩子提出来的问题转化为一个一个适合孩子思考的简单问题,帮助孩子自己来回答。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3.专心:练就孩子有效学习的精度。有的孩子做作业时,无意识地东张西望,心猿意马,有的甚至是一边看电视,一边做作业。对此,家长可以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科学系统的纠正,还可以给孩子讲些伟人专心致志学习和工作的生动故事,以激励孩子向他们学习。
世上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只有不善于教的家长或老师。家长们,让我们努力成为孩子身边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一路引领他们,直到成功!
□江苏省海门师范附属小学 孙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