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
作为华人世界的一支笔,龙应台的文章有万丈豪气。而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龙应台笔端流露出的却是不尽的柔情。她不但以极大的爱心和耐心担负起教育两个儿子的责任,用自己的爱和尊重智慧地解决了诸如不认真写作业、叛逆、嫉妒等问题,而且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记录了自己与两个孩子相处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她的文集《孩子你慢慢来》无论从内容的实用性上还是从语言的趣味性上都不失为一本真实生动老少皆宜的家庭育儿档案。
档案从安德烈8个月时写起,一直写到他8岁时结束。里面囊括了孩子对这个世界新奇的认识,对德语、国语、英语乃至瑞士语等多种语言地掌握和使用,以及和父母、朋友、兄弟的关系的相处,甚至写到了对自然界中的鸟类、昆虫、刺猬等各类小动物的友爱等等,真是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其语言生动形象且趣味性强。每每捧读,或忍俊不禁、或掩卷深思;或启人智慧,或茅塞顿开……
安德烈跟龙应台学国语时,很认真地把“怪物”说成“外物”,把“青蛙”说成“鸭鸭”我读出了她的耐心细致和孩子的稚嫩好学,不由得会心一笑。
当龙应台睡前给安德烈讲《白雪公主》、《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时,因为里面充满血腥和暴力而讲不下去时,她毅然决然地把它们放到孩子够不到的高处,不让仇恨和屠杀的种子过早地污染孩子幼小的心灵。我看到了一个负责任的妈妈对早已被奉为经典的童话故事的审慎和批判。
当安德烈因为弟弟菲利普的到来感到自己被忽略,从而变得叛逆不听话时,龙应台并没有蛮横粗暴地发布命令,而是把安德烈紧紧地搂在怀里,让他感受来自妈妈的爱。我读到了她那颗比孩子更敏感、更细腻的心和无尽的慈爱与柔情。
当8岁的安德烈分吃了朋友弗瑞弟从超市里偷来的糖果,龙应台没有声色俱厉地暴打一顿了事,而是给他讲解什么是“共犯”,什么是“分赃”,明确告诉他必须受到处罚。我读出了她的耐心和智慧以及深层的爱和尊重。
慢慢合上《孩子你慢慢来》,回味文中母子间亲密相处中妈妈对孩子的爱和尊重,回味那些生动有趣的语言营造的温馨瞬间,才发现,作为华人世界一支笔的龙应台文字里不单单是“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逼人寒气,更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温柔婉转,她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传达给孩子们什么是爱和尊重,这也正是整本档案所传达的亲子教育中的核心。
□张冬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