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为人师已十几年。曾经的日子如白驹过隙,其间有过心酸,有过欢乐,但更多的是平凡的心动:曾经无意中送学生回家,没想到学生看望自己时,还记得这件事,或许微不足道,但学生却铭记于心;收到一封来自毕业生的信,她说:曾经,有人把老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却照亮了别人,而她认为老师是一座桥,用肩膀撑起学生的希望,用身躯做学生的垫脚石……
看着学生真情的流露,感受着他们逐渐丰富的内心世界,我的眼眶已经湿润,想起每天与单纯活泼的孩子在一起,分享他们的成功与喜悦,伴随他们一天天成长,在这付出爱心,收获真情的日子里,我思绪万千,往事如画,一幕幕再现。
曾经,有一个学生很聪明,但在平时学习生活中显得十分孤僻,上课心不在焉,作业经常不完成,而且经常旷课。我问他原因,他只是沉默。班上同学都远离他,把他当做“外星人”,没有人愿意和他同桌。我经常因为一些琐事与他交流、谈心,但没有转变的迹象。后来,我多方打听,才知道这个同学3岁时,母亲就因与婆婆闹矛盾服药自尽了,父亲常年在外打工,他就只靠年迈的奶奶照顾。这导致他对一切都抱着怀疑的态度。
了解情况后,我就特别关注他,只要发现他有点滴进步,马上就给予表扬。每天中午,我都将他带到办公室进行辅导。有时,因为有事延迟了放学时间,我就骑车送他回家。虽然他的状况有所改善,但反复性较大。
一年清明节前夕,我问他:“清明节了,你想到母亲坟前看看吗?带老师一起去好不好?”他犹豫着答应了。在一个绿草茵茵,开满野花的小山坡上,在他母亲的坟前,我和他交流了很久,谈过去,谈现在,谈未来,谈对母亲的印象,谈生活中的喜乐哀愁,谈梦想。我告诉他,其实母亲始终和他在一起,在关心着他,希望他走好人生的每一步。终于,他的心扉敞开了,流着泪告诉我,他每天都在想着母亲。老师的关心,使他重新有了一种被爱的感觉,从此以后,他会好好珍惜时光,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告慰母亲,回报老师对他的关心。
从此以后,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活对他来说绽放出全新的光芒。
我爱学生,学生也爱我。有学生在日记里说:“看着老师上楼下楼,在我们中间走来走去,问问这个,找找那个,看着老师忙忙碌碌的身影,觉得老师亲切的像妈妈一样。”还有学生说:“我庆幸,上天赐给我一位好老师,真希望时间不要过得这么快,让我能够慢慢享受老师的关爱。”……明月清风之夜,独坐灯下,我读着学生的一字一句,感受着学生的心声,觉得自己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
三尺讲台,两袖清风。教师是清贫的,但更是快乐的。我愿意承担一切重担与艰辛,用行动召唤、真诚呼唤、信心滋养;用希望点亮希望,用心灵哺育心灵。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选择了爱、责任和奉献。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马庙镇中心学校 汪男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