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头条
您现在位于:
【家教】换一个带螺纹盖的瓶子
2019-04-18 14:00:27

换一个带螺纹盖的瓶子


        儿子原先的储蓄罐是一个天坛形状的玻璃瓶,瓶口和盖子没有螺纹,只要捏住突兀的盖帽顶端,就可以打开或盖上。我和妻子每天买东西找回的硬币都放在这个瓶子里,儿子要用零花钱,可以从这里拿取。时间长了,这瓶子就变成儿子的储蓄罐了。

        今年期中开始过后,我发现储蓄罐里的硬币减少速度比以前快。于是,我给儿子定下一个规矩,如果不是买学习用具,或者复习资料,不许带钱上学校,更不许到小区门口买零食吃。规矩定下了,可儿子还是隔三差五地违反。妻子是一个小学的政教主任,她对儿子进行了半个多月的教育,但收效甚微。我正要没收儿子的储蓄罐,想釜底抽薪解决问题,儿子的舅舅走亲戚来了。他看了看儿子储蓄罐,给我提了一个建议,让我把瓶子换成一个带螺纹盖子的试试。我有些疑惑,但还是按照他说的方法做了。

        瓶子更换了,里面硬币减少的速度果真慢下来了。真是奇怪!同样是瓶子,只不过是多了几道螺纹,盖盖子多了两次旋转的过程而已,怎会有如此显著的效果?一个电话打过去,儿子的舅舅笑了,说:“你上网查查高速公路上的匝道原理吧!”

        打开电脑,输入匝道原理,我不由恍然大悟。原来,早先高速公路上的匝道都是直的。道边有醒目的标志,提醒司机减速行驶。然而效果不大,有些车辆在出匝道时因继续高速行驶而出了事故。后来匝道改成了弯道,虽然没有提醒减速的标志,可行驶到匝道上的司机都会自动减速,事故大大减少了。

        我和妻子给儿子规定标准,看管的只是儿子的思想,而思想是无形的、复杂的,其看管的难度可想而知。而换一个带螺纹的瓶盖,它所管束的对象已不再是儿子的思想,而是孩子的直接行动。生活中,行为上的规范和制度,有时远比思想上的一千遍说教、一万次警戒更有用、更起效。

    □李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