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延之是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大家,历仕武帝、少帝、文帝和孝武帝四朝,虽然期间也受到过排挤和打压,但是始终清廉自守,位至金紫光禄大夫,因此后世称他为“颜光禄”。
近读《宋书》颜延之教子一段感慨颇多。
他的大儿子颜竣因为从孝武帝讨灭刘劭而权倾朝野。颜延之却不要任何优越的待遇,始终穿着粗布衣服,住着茅草房子;出外没有什么仪仗,乘坐老牛拉的车子,遇到知己就据鞍畅饮。父亲的固执,颜竣并没有放进心里,每天依然过着奢靡享受的生活。
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颜竣大起楼阁。看到儿子如此张扬,追求奢华,颜延之很是不安,他规劝道:“做事情要想好了,不要让他人嘲笑。”颜竣不为所动。
一天早上,颜延之去颜竣家。看见满门宾客,而颜竣竟还没有起床,他很生气。他告诫儿子:“你是从卑微中走来的,如今生活在云霞之上,就这样的骄傲。你这样的做派,怎么可能长久呢?”一个父亲的箴言振聋发聩,催人猛省,但是颜竣置若罔闻,依然我行我素。
儿子的所作所为让颜延之忧心如焚,却也无可奈何。一天,他驾着老牛破车出行。路上,他遇到颜竣的车马仪仗前呼后拥地上来了。他就把车停在路边给儿子让道。颜竣看到父亲后下车拜见,他却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平生不喜欢看见政府要员,今天不幸却在这里遇见了你。”
颜延之的再三规劝并没有能触动颜竣,而颜竣却越来越骄纵妄为,最终被孝武帝诛杀。
颜延之教育儿子可以说用尽了心思,结果却以失败而告终,这一方面是社会大气候的影响。整个社会都奢华斗富,要想让一个人独善其身确实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另一方面是他教育子女时缺少让孩子从小吃苦的意识。颜延之虽然自己注意修身,但是对于年少的儿子却疏于管教。儿子大了,颜延之再教育时却因儿子安逸惯了再也听不进忠言。
孩子的意志品质的形成关键在少年时期,这个时候我们不妨让他们吃吃苦,受受罪,这对于他们一生都会受益不穷。
□章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