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头条
您现在位于:
【亲子】家有“宝宝”
2019-04-18 14:00:27

家有“宝宝”



        “姐姐,看见我的《唐诗三百首》没有?”

        “哥哥,这道题咋做?”

        听了这话,别以为我家有三姊妹,这是我家女儿在向我和她爸爸询问呢!

        在我们家,女儿可以称我姐姐,称她爸爸哥哥,我和老公均默认。因为我们愿和孩子平等相处,成为她的朋友。而女儿在家中经常自称“宝宝”。就连我和老公的手机通讯录,女儿也在其名字后面加上了“小宝贝”三个字。初看见她的改动,我真是忍俊不禁,此女已一米五五了,真是个长不大的“小宝贝”。

        每天,小宝贝回家,会轻轻敲门,进屋后脱掉鞋子,把书包一放,然后在饭桌上向我们说起学校或班上的新鲜事、搞笑事、不高兴的事或测验情况。

        对于女儿追星,我们持宽容的态度,甚至有些听之任之。因为我们也曾有过青春年少,也曾喜欢过某歌星,也曾在听歌中让自己在紧张的课余得到放松和享受。并且,女儿也表示,她喜欢歌星邓紫棋,是因为她的努力、她的才华、她的爱心。有了这句话,我们不干涉她买印有邓紫棋头像的水杯、海报和CD。我这个“姐姐”甚至贴心地为她网购了一件印有邓紫棋头像的体恤,让女儿看见了大声惊叫:“啊!邓紫棋宝宝,好帅!”

        每晚写作业,女儿会为做出某道难题而有些发嗲又高兴地说:“宝宝是不是很厉害?”某天作业有点多,女儿写得手酸了,又会来一句:“累死宝宝了。”

        每次外出,我家“宝宝”的表现都很不错,从不随意丢垃圾,经常给老人让座,从不在公共场所大声说话。有一次,我在公交车上接了电话,下车后,女儿批评说:“妈妈,刚才你的声音好大哟。幸好车上的人少,让我在后面都感觉脸红。” “是吗,我没注意,我感觉和平时说话一样啊!”虽然我为自己辩解,可经女儿一提醒,我确实感觉到了自己刚才的“不文明”。

        转眼,“六一”又到了,已读初二的女儿告别童年成为青春少年了,真希望她放慢脚步去长大,永远保持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永远是一个快乐、自由、健康的“宝宝”!

    □刘胜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