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放学,儿子回到家的时候,脸上都是灰,眼睛也是红的。他看到我,嘴巴一撇,竟哭起来。我顿时有些慌,这个学期以来,我们决定让儿子放学后单独回家,但心里却一直放心不下。
问了半天,才知道儿子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和同学打闹,自己不小心摔跤了。这样的结果让我很无语,让他放学自己回家,本是想让他独立,并且能够和同学之间有比较好的往来,可是现在却弄得受了伤。
晚上,我跟老公说了心里的小纠结。老公笑着说:“让他自己去面对,其实也是一种爱呀!”不管不顾也是爱吗?我听了心里挺别扭,但却又知道,一切包办对孩子来说也未必是好事。
第二天早上,我问儿子:“今天妈妈去接你放学好吗?”儿子听了一愣,却出乎意料地摇头道:“妈妈不用了,我自己可以回来。”我不禁皱了眉头,记得刚刚开始让他自己回家的时候,我偶尔去接他,他都会开心得跳起来。
下午,我还是悄悄地去了学校门口,好不容易等到儿子出了校门,看到他和几个同学一起往回家的路上走,而且小嘴巴不停地说着什么。一路上,儿子会和同学们一起跑跑跳跳,也会蹲下来观察着什么,甚至闹一些小矛盾,但我偏偏无法开口叫住他,告诉他我来了。
我终于明白,虽然儿子只是小学二年级,但却有些东西是我替代不了的,他已经渐渐开始拥有他自己的世界,那个世界的门由他自己决定对谁开启。
晚上,我对老公说了自己的感触,老公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儿子每一天都在成长,我们要做的是帮助他成长,而不是让他按照我们设计的路线成长。”让儿子自己回家,也是帮助他成长的一种方式,这样的“逆向关怀”我想是每一个家长都需要学习的。
打那以后,我对儿子用得最多的是鼓励,他和同学吵架了,我鼓励他想办法去解决,而不是指望着别人来跟他和解;他的题不会做,我让他多读几遍题目,尽量不直接教他怎么写;他考试没考好,我让他分析一下试卷,而不是盲目地安慰或者批评……渐渐地,儿子变得懂事了起来,也独立了很多,和我在一起购物,他会帮我提东西,我说累了,他会主动来帮我按摩肩膀,偶尔炒菜不好吃,他会说其实不是很糟糕……这样的儿子,让我觉得很欣慰。
那天,我问儿子:“有没有觉得妈妈不爱你。”儿子摇头道:“妈妈很爱我,只是和别人的妈妈不一样。”他知道我们的爱不一样,但同时更明白,我们是非常爱他的,我想这样就足够了。
□蔡源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