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历史文化名人——周文矩
周文矩,中国五代南唐画家。建康句容(今江苏省句容市)人。生卒年代不详,约活动于南唐中主李璟、后主李煜时期(943~975),后主时任翰林待诏。存世作品多为摹本《宫中图》、《苏武李陵逢聚图》、《重屏会棋图》、《琉璃堂人物图》、《太真上马图》。
周文矩善画道释、人物、车服、楼观、山林、泉石,而以人物、仕女最精。他的仕女画,继承了唐周昉的传统,在面部造型上,得其“闺阁之态”,但也有他独创的地方:行笔多用较瘦劲的“战笔”(颤动的线条)来表现衣纹,以别于周昉“秀润匀细”的画法(画仕女不用战笔);在设色上不同于周昉的“秋艳”,而是“不施朱傅粉,镂金佩玉,以饰为工”。
他善于深入观察和体会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人物,把握他们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因此,塑造出来的人物各不相同,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他的宗教画,与吴道子、周昉是一个体系,虽取材于印度佛教经典,但以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做模特儿,按照中国人的审美理想去进行创作的。如画五欲天宫之弥勒菩萨,大胆地把印度原本中菩萨男子像,改成“丰肌秀骨”、“明眸善睐”健康美的中国女性,已纯属于中国民族风格的艺术了。这种作风对北宋的宗教画影响很大。
周文矩曾作《婴戏图》卷,塑造了许多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儿童形象,对儿童生活的描写,颇为生动,开宋代专门描绘儿童题材的先声。苏汉臣、李嵩等画家的《婴戏》和《货郎图》等,就是在周文矩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