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头条
您现在位于:
【记者眼】如果真有“学生节”
2019-04-18 14:00:27

如果真有“学生节”

        新学期刚开学,有媒体报道,甘肃某校6名初中生竟因成绩太差,而被学校老师拒绝入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作为成长中的未成年人,于法于情,他们都享有学习的权利,也理应得到教育者的平等对待。
        “教师节刚刚过去,我每年这个时候就疑惑,为什么没有学生节呢?我和同学们都希望拥有属于自己的节日,体会作为一名小学生的快乐和骄傲……”这是缤纷开学季一位小读者给记者发来的邮件。
        无独有偶,河北保定一位家长也写信表示:设个所有在校学生的节日如何?当学生作为主角被推上“舞台”,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和赞美,学生肯定是快乐的,而各种关于学生的很多问题也能进一步得到大家的重视和进一步解决。
        交流 中,记者了解到那位小读者和家长提出的学生节,并不同于儿童节或青年节,也并不仅仅只是为收获礼物、放假玩乐、开联欢会……在他们眼中,作为学生的专享,学生节,可以让优秀的学生更多地展现于众人眼前,让学生的生活更全面地被大家熟知,让学生风貌受到推崇,让学生享有更多优惠政策和便利设施,让贫困学子收获更多帮助,让学生的难题得到关注,让学生更能被家长、老师及社会大众所理解,最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感受从懵童到学子的角色转变和成长的自豪,感受学生身份所肩负的未来担当和社会责任,真正体会学生并不等于学习的机器、成绩的奴隶。
        采访中,浙江杭州家长葛鑫说,她给刚就读小学的孩子写了一封信,开头就写道:“六岁的你进入小学,开始了属于自己的奋斗历程。一想到你稚嫩的小身板要独自面对风雨和挑战,妈妈心中就百感交集……不过,你已经是小学生,要勇敢开始你的新生活!”葛鑫说,这封信是在孩子开学第一天读给他听的,如果有学生节,她为孩子庆祝的方式之一,肯定是写一封信,用这样一个小仪式,提醒他作为一名学生应肩负的责任。
        江苏仪征的家长王琴告诉记者,她经常翻阅女儿那本精美的师生留言本,里面一句句手写的文字纯真、朴实,令她心驰神往,一次次回忆起自己的学生时代。“学生时期是人生中最纯洁最真挚的一段时光,无论是性格迥异的各位同学的留言,还是老师细致入微的回忆描述,都是女儿学生时代浓浓情谊的化身。”王琴说,如果真有学生节,这样一年一度的师生留言是不可或缺的,这会让孩子更加体会到作为学生的快乐。
        当然,学生节也可以有小礼物。辽宁阜新家长高丽秋说,女儿特别珍爱一只已经残破不堪的文具盒,因为那是班主任老师在今年“班级生日”(六二班,所以生日是6月2日)时送的,全班同学一人一只。女儿说,她要永远珍藏老师送的文具盒,这是他们师生情谊的留念。“要是有学生节,老师送学生小礼物也很不错,礼物虽小却重如泰山!”
        节日,是生活中一个个值得被纪念和庆祝的重要日子,是人类共同缔造的社会文化。倘若有学生节,写信、互赠留言、送小礼物……这些看似平常之举,就都可以赋予更多更深的意义,激发学生的身份认同与自豪;倘若有学生节,它也可以督促老师、家长以及社会大众更加平等地尊重对待学生,而避免“学生因成绩差而被拒入学”类似事件的发生。当然,如果我们都能胸怀未来,尊重孩子,关注成长,通过一点一滴的行动来不断提升青少年对“学生”这一身份的认知与认同,那么,设不设节倒在其次,因为天天都可以是学生节!
    □本报记者  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