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头条
您现在位于:
【教师札记】教师的严厉应该有个“度”
2019-04-18 14:00:27

教师的严厉应该有个“度”

        最近网上有个视频:由于学生在校期间带手机,某校班主任让这些学生统统把手机扔进水桶。从视频画面里,我能看出那些十五六岁的中学生,他们那是一百个不情愿,都是迫于老师的严厉,而无奈地都把手机扔进水报废了。学生们放进水桶里的大部分都是较为高档的智能手机。对此,我只想说:这老师未免太过严厉了,这些孩子回家该怎么向家长交代?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也是个班主任老师,对学生也很严格。这样类似的“傻事”我也做过。

        记得当年离中考还有三天了,班里已经停课让学生自由机动安排考前时间,有的学生已经离校回家,其他任课老师也不来辅导了。但我规定:班里优秀学生一个不能走。他们是冲刺重点中学的,作为班主任的我也确实始终紧盯住他们: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玩,“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是我对他们的“口头禅”。

        那天上午十点左右,我离校去集市买点东西,回来就先进教室里看学生,结果发现班里的前十名男生一个都不在,就生气地问他们哪去了,有个学生小声说让我去操场看看。我径直去了操场,发现那几个男生正在操场上“撒欢儿”。见到我,他们飞也似的跑走了。

        尽管他们一溜烟儿跑进教室,也没有逃脱我的严厉惩罚。等中考成绩揭晓,有些学生家长备好“谢师宴”,我如约而至。没想到家长的感谢之后,是学生对我的“声讨”。学生说:“老师您经常告诉我们,有张有弛乃文武之道,您那次惩罚我们,我们其实挺有怨气的,一是我们老大不小了,在教室里当那么多同学的面批评,我们面子上挂不住,再就是马上就要上考场了,我们想疯一疯,发泄一下学习压力,对考试应该有好处。”

        学生的一席话,让我觉得很难受,因为他们说得有道理。从此以后,我对学生一如既往“严”的同时,开始把握好一个“度”。二十多年来,我依旧做个“严”老师,但在处理课堂课下学生问题时,都会理智地去做。

        人都说“严师出高徒”,光“严”不行,还得“慈”。让中学生把手机扔进水桶,我觉得有些“过”。学生都是消费群体,千元或数千元手机都是家长的血汗钱,谁都没理由糟蹋,说不准他们手机里还有下载的电子书或者学习资料呢。十五六岁的中学生,正是叛逆的年龄,教师“严”过了,轻者会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严重了会给学生造成伤害。因此,教师的严厉应该有个“度”。这个“度”没有一个固定的刻度,无法在数轴上标示出来。教师应该因人而异,因事而异,那个“度”应该在老师们的心里。

    □ 中学高级教师 李付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