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头条
您现在位于:
【教师札记】 让反思成为教师的生活习惯
2019-04-18 14:00:27

 
让反思成为教师的生活习惯

       教学楼的入口处上方,悬挂着一面大幅喷绘,上面写着“迎着晨风想一想,今天该怎样努力”,反面写着“踏着夕阳问一问,今天有多少收获”。校长别具匠心,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营造了让师生深思、令人奋进的教育氛围,可谓煞费苦心。

     此情此境,不由地让我想起不久前看到的一则故事:在非洲,每天早晨羚羊睁开眼睛,所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必须要跑得更快,否则就会被狮子吃掉。”而在同一时刻,狮子从睡梦中醒来,首先闪现在脑海的一个念头是“我必须跑得再快一些以追上更多的羚羊,要不然我就会被饿死。”于是,几乎是同时,羚羊和狮子一跃而起,迎着朝阳向前奔去。

     是啊,生活就是这样。不论你是羚羊还是狮子,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就要毫不迟疑地向前奔跑!

     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都应该想一想新的一天如何有意义地度过,想一想我今天该做出怎样最大的努力;当太阳随着天边的最后一抹晚霞消失在夜空时,当夜深人静我们已经能够听到自己的心跳时,我们应该不断地叩问自己:今天我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失误的地方吗?在身边有我可以追随的榜样吗?我这一天过得有意义吗?明天我应该怎样才能过得更充实呢?

     其实,生活的快乐,不就是反思和寻找、创造和付出吗?只有当我们每天都不断地反问自己这些问题时,生活之路才会在我们前面不断延伸,而且越走越广阔。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时常反思自我,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人,才是理智的。苏格拉底也说过:“未经反省的人生不值得活。”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更直接提出教师成长公式:成功=经历+反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而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却往往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师要具有反思的意识,养成定期反思的习惯。

     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师的反思大致有以下几种:一、自我反思。下课了或工作一天后,把一点经验,或一丝启发,或一则教训,或一丝疑难,都一一记下来,写下教后记、反思日记、教育叙事、随笔故事,可长可短,积铢累寸,趁热打铁,一挥而就;二、对比反思。积极参加各类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观看教学录像等教研活动,悄悄对比,把富有启迪之处写下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帮助我们梳理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三、学习中反思。在向书本、网络、专家、同行、学生和家长学习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及时矫正言行,提升工作水平和能力;四、交流反思。教师应经常与同事及时交流、与专家共同研讨,在争鸣和交锋中,来反思自我,使自己更清楚地意识到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教学行为,进而提高自己专业素养,在互助合作中进步,在互补共生中成长。

     生命并不在于你得到什么,而是你做过什么。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反思要走在工作的前面。一名智慧的教师,必须善于面对镜子,必须善于思考,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并从中引发联想,产成思想,形成风格。

     让反思成为教师的生活习惯。如此,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就会充满勃勃生机和无穷活力!

    □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临山小学 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