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头条
您现在位于:
【关注】文海徜徉,笔耕不辍
2019-04-18 14:00:27

文海徜徉,笔耕不辍

    ——记第十四届“叶圣陶杯”全国十佳小作家朱芸菲

       2016年暑假,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初一学生朱芸菲过得忙碌而又充实。假期里,她参加了多场全国性作文赛事,成绩不菲:全国汉语作文考试暨现场作文大赛一等奖、第三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一等奖、“好文秀中华”作文指导报杯作文大赛最佳文学奖(特等奖)、 “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总决赛一等奖,同时获评“全国十佳小作家”。

       在“叶圣陶杯”全国总决赛上,朱芸菲从众多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当选“全国十佳小作家”。当她站在总决赛的讲台上演讲时,台下的观众看着PPT上的选手介绍都惊讶不已,因为面前这位初一的小女生在入围者中年龄最小,却有着丰富的写作“履历”。

       从8岁发表第一篇作品至今,朱芸菲已在国家及省地市级等十余家知名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50多篇,获得写作类奖项28项,其中全国、省级写作大赛奖励20项。小学六年级时,她出版了21万字的个人作品集《菲忆锁思》。

       小作家的背后,会有怎样不同寻常的家长呢?芸菲妈妈为记者讲述了女儿的成长故事。

 

阅读,最好的老师

       工作之余,芸菲妈妈尽可能地挤出时间陪女儿一起阅读,培养她阅读的兴趣。芸菲咿呀学语时,妈妈就很注意与她亲子交流,“我喋喋不休,诉尽喜怒哀乐、柴米油盐,她似乎心领神会,手舞足蹈。”(《菲忆锁思》),一岁多时,芸菲跟着妈妈试着读画册,练习发音,逐渐她对书产生了兴趣。邻居很好奇:“我家孩子和芸菲一样大,拿到书就扔,为啥芸菲却能沉下心来看?”在幼儿园里,芸菲常常躲开嬉闹的同伴,安静地呆在图书角,虽不识多少字,却也无师自通地看懂了很多书。妈妈试着让女儿表达,录下她说的话,可以成文的稍作修改,敲进电脑里保存下来,这是小芸菲最早的“写作”。

       上了小学,芸菲读得下纯文字版的书籍了,遇到不会的字就问大人或查字典。为孩子购书,爸妈毫不吝惜。妈妈将芸菲读过的书一一编号,在房间里腾出一面墙为她做书柜。浸润在浓厚的书香氛围中,芸菲的阅读量越来越大,名著、散文、动漫、小说都有涉猎。此外,芸菲还办理了图书馆的借阅卡,每周末得空都去。她阅读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经常跟妈妈说,“书又看完了”。

       爸妈工作忙,没有多少时间带芸菲旅游,阅读却为她打开了广阔的视野。而更“实用”的是,芸菲从书中积累了好词佳句,学会了写作技巧。这样,以后再写作文就不觉得费力了。

       翻看芸菲发表过的作文,不难发现,在容易记流水账的年龄,她已经能够熟练地运用抒情的笔法去叙事、写景和状物,部分散文、随笔或简约明畅,或含蓄隽永。

       六年级时,她迷上了刀光剑影的江湖传奇,竟无师自通地创作起武侠小说《碧霄剑》,这篇试水小说构思精巧,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文字行云流水,讲述了一段武林传奇。妈妈分享到朋友圈后,很多家长都盛赞芸菲小小年纪惊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阅读,是她写作道路上最好的老师。

 

出书,给孩子的纪念

       二年级时,芸菲发表了第一篇作文,很有成就感,爸妈便适时鼓励她勤练笔、多投稿。那时的芸菲还不会打字,在她的口述下,妈妈帮助录入电脑,顺便纠正她表达上的不妥之处。到了高年级,在写作方面,芸菲有了自己的主见,对爸妈提出的修改建议,有时并不“买帐”,会坚持自己原来的写法,于是交流写作成了一家人最快乐的时光。“我们的原则,给她‘我手写我心’的自由与空间,让她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快乐地写,最自然地表达自己,不给她增加其他负担。”芸菲妈妈说。

       于是,写作成了芸菲最大的爱好。

       小学毕业前,芸菲出版了个人作品集---《菲忆锁思》。这本书既是芸菲小学生活的全景式扫描,也是她童年成长的真实写照。书里面收录了100多篇原创作品,包含抒情散文、童话故事、游记评论、采访报道、武侠小说…… 根据体裁和内容分为情暖心田、曼妙世界、实践天地、心灵感悟、美好记忆、成长心语等六大篇章22个章节,配以图画、手稿、情景照片、写作背景,等等。她的创作,从稚嫩到娴熟,脉络分明地呈现在文稿里。这本书吸引着同龄读者学习和模仿,也受到家长们的好评,有家长称该书“是一本全家人都爱看的书。”

       精良的制作凝聚着妈妈的巧思妙想。为给女儿出书,芸菲妈妈整整筹备了一年,搜集几年来女儿发表的作品、课堂作文、考试作文,其中有不少作文需要重新录入。细心的她从女儿平时的稚趣画作中精选了80幅,作为文章的配图,使得整本书图文并茂,趣味盎然。

       “只是想给女儿留个纪念,记录下孩子的童年时光。”谈到出书缘由,芸菲妈妈说道。出书,既是对女儿写作实践的回顾与总结,更是对想当作家的芸菲的鼓励和鞭策。当她看到书架上林林总总的书籍中有一部属于自己的作品时,无疑会让她牢记自己的梦想,增添奋斗的动力。

       《菲忆锁思》中,除了芸菲的文章,还附有几篇妈妈的教育心得。谈及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孩子如何迷恋小动物,母女俩写作上的互动等趣事,芸菲妈妈娓娓道来。“我一直试着读懂女儿的心灵,跟上她的思想。在紧张的课业之余,孩子稚嫩的心已开始在文字的田垄上快乐行走,不时弯腰捡拾起思想的麦穗,在阳光下欣赏它的饱满与靓丽。”

 

 实践,我要飞得更高

       翻开《菲忆锁思》小清新的封面,芸菲从小到大参加各类活动的照片排满了四页——采访著名作家、奥运冠军、奥林匹亚市市长,参加知识竞赛,当青奥志愿者…… 在芸菲妈妈为记者打开的活页夹里,存放着一沓厚厚的奖状、证书,除了写作方面的获奖,还有硬笔书法比赛特等奖和竹笛八级证书等。此外,兴趣广泛的芸菲还学过快板和轮滑。芸菲妈妈认为,只要孩子精力充沛,不妨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丰富课余生活,以便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在担任报社小记者的四年中,她从近万名小记者中脱颖而出,曾连续三年获评“十佳小记者”。爱心植树,义卖报纸,云锦探秘,体验牙医,竞选演讲,采访青奥,这些社会实践丰富了写作素材,激发了创作灵感,让芸菲从中得到了历练,收获了成长。

       参加青奥知识竞赛之初,芸菲对海量的体育知识颇有些畏难,妈妈便鼓励她,陪她共同搜集资料,一起制定竞赛方案。课业之余,芸菲每天认真复习,妈妈和她“并肩作战”。经过几轮激烈角逐,芸菲凭着较全面的知识最终获得了冠军,幸运赢得希腊免费游的机会。“参赛自然有压力,要让孩子明白过程重于结果的道理,家长可以从激发孩子的兴趣入手,以锻炼意志力为出发点,让孩子通过竞争树立荣誉观与自信心。”芸菲妈妈说。

       活页夹里最多的还是作文竞赛的各类获奖证书,从市级、省级到国家级都有。芸菲小学时,妈妈就关注有关作文比赛、汉语竞赛信息,引导并鼓励女儿参加。她认为,参加高层次的写作大赛,与其他优秀选手同台竞技,不仅能锻炼提高参赛选手的临场应试能力,又可通过专家的评审多方位检验孩子的写作水平。一般来说,写作大赛文题设计要比课堂练笔、考试作文更综合、全面些,赛事能使选手的写作基础与潜力得到综合检验,也容易将孩子的写作创意与灵感激发出来。芸菲妈妈说,既然喜欢写作,就应多创造机会练笔。

       初一这年,芸菲参加了七个作文比赛。这对她来说,不算是多大负担,反倒在繁重的学业之余,拥有了一份逍遥和快乐。暑假期间,爸妈陪伴芸菲赴上海、北京、西安等地参赛,顺道带她游览了当地名胜古迹,既拓宽了视野,又增添了阅历。芸菲从多项大赛获奖和自己的优秀作品中获得了认可与荣誉,提升了的自信与勇气。想来,她那在大人眼中 “从容淡定”的性格也是“久经沙场”不断磨砺的结果吧。

       “现在的我,已不再把写作当成一种有趣的‘游戏’,而是坚定的追求。是的,追求心中想要的那份完美——我要做一名优秀的作家,把美好的思想、快乐的情感奉献给社会。”芸菲在她五年级时的一篇作文《追求》中写道。

       成长为一名的优秀作家或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只要心怀梦想,努力前行,未来自然会多姿多彩。芸菲一直在耕耘、在收获……

朱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