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国庆节,对于大多数孩子们来说并没有什么特别——跟爸爸妈妈去一个新的地方旅行,看两场热闹有趣的动画电影,又或者,干脆穿梭于名目繁多的兴趣班、辅导班之间。对于南京市汉江路小学五年级的小姑娘王晶圆来说,这个十一,却大不一样。
国庆期间,第二十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全国终审在浙江嵊州隆重举行。中国戏曲小梅花奖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是一项全国性、高规格、面向少年儿童的戏曲艺术活动,也代表了中国少儿戏曲的最高水平。比赛分为专业组合业余组,专业组选手基本来自于各地戏校学员,而业余组选手则是各地的戏曲小票友,王晶圆便是其中之一。决赛中,王晶圆凭借着一曲越剧《穆桂英挂帅》选段,在来自全国24个省市的800多名少儿戏曲爱好者中脱颖而出,摘下了“中国戏曲小梅花”业余组的金花奖。
“妈妈生了个11频道”
王晶圆还有个比她大16岁的姐姐。平日里,姐妹俩的兴趣爱好完全凑不到一处。说来奇怪,此前,家里并没有任何人接触过戏曲,王晶圆却偏偏天然是一个小戏迷。王晶圆三四岁的时候,便开始了跟姐姐两个人争夺遥控器的持久战——姐姐二八年华,正是看青春偶像剧入迷的时候,妹妹却偏不肯,抱着央视11频道(戏曲频道)看起没完。姐姐争不过妹妹,拉着妈妈抱怨:“妈,你怎么生了个11频道出来啊!”
抱怨归抱怨,姐姐总还是让着妹妹,于是,王家从此有了“戏味儿”,四岁出头的王晶圆小小一个人,坐在沙发上,一动不动地听着戏,摇头晃脑,倒颇有些“老太爷”的做派。王妈妈起初很奇怪:“家里没人爱看戏,这一个小孩家家的,咋就着迷于戏曲呢?”海外生活的姑姑给王妈妈吃了一颗定心丸:喜欢戏曲挺好的,多接触接触传统文化,对孩子的气质、底蕴都有帮助。王妈妈文化水平不高,说起话来也总是怯生生的,读过书、留过洋的都是她眼里的“文化人”——厉害。王晶圆姑姑的话让王妈妈放了心,便也随小晶圆开心,让她看戏。时间长了,邻居们又建议:王晶圆这么喜欢戏曲,不如送去戏曲兴趣班吧,说不定有天资,能学出点名堂来。“耳边风”吹得多了,王妈妈上了心,开始给王晶圆找戏曲老师。
“这个小姑娘‘灵’”
几经介绍,王妈妈带着王晶圆找到了南京青年越剧艺术团小花班的陶丽艳老师。陶丽艳是南京青年业余越剧团团长,工小生,是南京越剧圈里有名的票友。早在1996年,陶丽艳就凭“孔雀东南飞——人去楼空”一段荣获全国票友大奖赛金奖;2010年,第二届中国越剧艺术节暨中国民间越剧团社折子戏大赛中,她再次以“虞美人——悲歌”一折斩获金奖。第一眼见到王晶圆,陶丽艳喜欢得不得了,拉着四岁的小毛头不放手,直夸王晶圆“灵”,“能成”!王妈妈不懂戏,不知道陶老师说的“灵”是多高的夸奖,只听说王晶圆“能成”,可以学戏,开心得不得了。自此,王晶圆正式踏上了属于她的越剧之路。
晶圆家住在河西,每周三次,到常府街跟陶老师学戏。晚上七点多开始学,回到家通常已经十点多了,王晶圆学得入迷,从没叫过苦和累。早两年家里没买车,王妈妈骑着电瓶车载着王晶圆穿城来学戏,风雨无阻。也奇怪,或许是人小不禁风,每次学戏回来,王晶圆总要小病一场,时间久了,王爸爸坐不住了——孩子总生病可怎么行?不学了,不学了!就这样,王晶圆的在越剧之路上第一次“辍学了”。
好不容易挨到过年,王晶圆看着戏曲频道的节目,心里痒痒,哭着闹着要学戏。恰好陶老师一个电话打过来,也舍不得王晶圆这个小毛娃,陶老师在电话里对王妈妈讲,王晶圆在唱戏方面有天赋,不学可惜了,浪费了一个好苗子。一边是又哭又闹的王晶圆,一边是苦口婆心的陶老师,王妈妈心软了,一咬牙,学!五岁半的王晶圆又回到了南青越小花班。
公交车上唱出来的“角儿”
65路公交车转304路公交车,这条线,王妈妈带着王晶圆一走就是好几年。有时候上课唱得痛快,下了课也收不住,在公交车上,王晶圆也旁若无人地唱起戏来,车上的爷爷奶奶见这孩子可伶可俐的,唱得也好,便为王晶圆喝彩。用王妈妈的话来说,王晶圆颇有些“人来疯”,掌声多了,喝彩多了,王晶圆唱得更起劲,大大方方地唱,从来不知道什么叫怯场。日子久了,公交车司机也认识了这一对“长途跋涉”来学戏的母女,有时候王晶圆一上车,司机师傅便逗她:“小姑娘今天来一段儿什么呀?”王晶圆便有模有样地回:“来一段越剧红楼梦选段。”清一清嗓子,煞有介事地唱起来。久而久之,王晶圆成了公交车上的“角儿”。
在公交车上是“角儿”,在南京青年越剧艺术团小花班,王晶圆也是个“角儿”。平时班里一起学戏的20多位小姑娘,都以王晶圆为榜样和目标。跟着陶老师学了六年戏,王晶圆能够彩妆唱念加身段表演的段子就有近20折,而能够完整呈现的唱段则多达五六十段。学戏六年多的时间里,王晶圆更是得奖无数——学戏半年多,五岁的王晶圆就参加了上海电视台的中国少儿戏曲梦想秀,荣获上海“小白玉兰”奖;2013年又在“越女争锋”大赛揽获业余组全国第四名的好成绩;如今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斩获了第二十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业余组金花奖。
“王晶圆跟一般孩子不太一样,她独立性强,遇事沉着冷静。”陶老师这样评价王晶圆。演出前,其他孩子化完妆都在后台玩笑打闹,只有王晶圆,总是一个人坐在位置上默默练习。即使是在参评“中国小梅花奖”期间,无论在电梯口、房间里,一大早还是半夜,她也是得空就练习。“别看王晶圆年纪不大,但是台上表演一点不输专业选手,她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指法,每一次亮相,无不透露出成熟和老练,压得住台,台风特别好。”
学校里的小明星
王晶圆不仅戏唱得好,成绩也优异,是汉江路小学的大队委。因为会唱戏,学校里大大小小的文艺活动都少不了王晶圆的身影,加上舞台经验丰富,又有自信,王晶圆几乎“承包”了学校里大小活动的主持工作。今年九月,王晶圆升入五年级,又在积极准备竞选大队长。在同学们眼里,王晶圆是学校里实打实的“小明星”。
除了会唱戏,王晶圆的彩铅画画得特别好——王妈妈的手机屏保是王晶圆画的两只喜鹊,笔触细腻,栩栩如生,功力了得,如果不说,实在是不敢相信出自一个十一岁小姑娘之手。王妈妈说,王晶圆还爱写毛笔字,“我只有小学二年级的文化水平,不懂的,但大家看了都说王晶圆毛笔字写得不错。”王妈妈依然憨憨地笑着说,朴素的言语里,是对女儿满满的骄傲和自豪。
王妈妈说了一件事,因为自己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接王晶圆时她一般会在学校门口询问其他家长老师当天布置了哪些作业,才上一年级的王晶圆发现后,就对妈妈说:“我虽然小,但老师布置的作业全部能记住,您以后就不要再挨个打听了,我会自己做好的。”结果,她从一年级起就自己监督自己的学习。
得了“小梅花奖”之后,王晶圆更勤奋了。“每天六点半准时爬起来念英语,以前喊都喊不起来的。”王妈妈说,“问她为什么,她说她得了‘小梅花奖’,更要努力的,马上升初中,要考南外,要读好英语,给全世界人介绍越剧,介绍传统戏曲。”王妈妈呵呵呵地笑,“王晶圆呀,人小鬼大,主意多呢,会安排自己,让我这个当妈的省心。”
嘴上说着省心,又一点儿都放心不下。升了五年级的王晶圆课业负担越来越重了,王妈妈帮王晶圆推掉了很多校外的演出,好让王晶圆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业上。王妈妈说,对王晶圆最大的希望就是她健康快乐的成长,乘着艺术的翅膀,越飞越高。
本报记者 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