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孩子们的零花钱有多少呢?他们是不是也会在学校互相攀比有钱没钱呢?
日本小朋友从幼儿园开始,大多是从家里带便当或是由学校提供伙食,上学乘坐校车或者有交通卡的地铁和电车,所以餐饮费和交通费都不用孩子经手。所以在幼儿园阶段的日本小朋友一般是没有零花钱的。
从进入小学开始,一般每个月都会从父母那里获得一笔固定金额的零花钱,但这笔零花钱同样不包括孩子的餐费和车费,仅仅是孩子用于自由支配的个人资产。
如果孩子急需用钱,也可以向父母申请预支下个月的“零花钱”,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下个月的零花钱就木有了。需要特殊说的是,学习上的开销是可以额外向父母申请报销的。零花钱更多的是用于个人的兴趣爱好上。
中国的家长给孩子零花钱的方式通常是:张口要就给。这样给零花钱的方式不是不好,只是说父母要把握好“度”,要正确的引导孩子关于钱的使用。
据日本《朝日新闻》6月14日报道,最新调查结果显示:
低学年小学生(1至2年级)每月的零花钱为507日元
中学年小学生(3至4年级)每月的零花钱为648日元
高学年小学生(5至6年级)每月的零花钱为898日元
虽然此项调查针对的仅仅是年纪较小的孩子,不过与国内的差别已经很明显了……按照即时汇率,1000日元约合65元人民币,而国内很多小学生一个月的零花钱,要高于65元这个数。
在日本,大多数家庭,不论贫困还是富有,家长给孩子的零花钱基本都是这个标准,这也许和他们不愿特殊化的性格有关。
在现在对比看来,日本家长对于给孩子的零花钱模式,让孩子从小就开始学习独自合理安排自己的资产。同一个档次的零花钱也不会滋生孩子们攀比炫富的心理、不会产生自卑的心态,对于塑造孩子正确的金钱观以及良好的性格有很大益处。
日本的父母从小就给孩子教导:“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赐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来获得。”他们要求孩子要自力更生,不能随便向别人借钱,主张让孩子自己管理零用钱。
日本的小孩子几乎每个人都有下图所示那样的属于自己的“小账本”,记录自己的收入和支出,除了每个月固定从父母那里得到的零花钱,平时做的劳动等都会得到爸妈的奖励。
小学生每个月的零花钱只有这么点儿,那初高中生呢?
中学1年生(男)平均:2100円
中学2年生(男)平均:2500円
中学3年生(男)平均:2950円
中学1年生(女)平均:2500円
中学2年生(女)平均:2800円
中学3年生(女)平均:3100円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其实父母给的零花钱也会增长,在初中阶段,一般都在2000日元~3000日元之间,女生的零花钱多于男生。
年龄继续增长,慢慢的来到了高中阶段,日本高中生从高一到高三基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平均每个月在5000日元左右。
高中过完,到了大学,孩子都不是很在意父母是否给自己零花钱了,因为自己能够打工!父母给了那就再好不过,不给也无所谓了。可如果你想要有更多的零花钱,那就只能自己去打工。这也是日本学生打工现象普遍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