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江苏省“百名美德少年”、滨海县蔡桥初级中学学生张国良
5岁时妈妈在一次意外事故中身亡,随后爸爸外出打工常年不归,如今年事已高的奶奶疾病缠身……一连串的不幸改变了一位小男孩的命运。面对接踵而至的家庭变故,小小年纪的他用稚嫩的肩膀支撑起生活压给他的重担——买菜做饭、照顾奶奶、捡塑料瓶……他,就是江苏省滨海县蔡桥初级中学一年级学生张国良。最近,这个小男子汉的事迹在当地被传为佳话,最近他还荣获第三届江苏省“百名美德少年”称号。
晴天霹雳,母亲撒手人寰
2006年9月的一天,小国良身患残疾的母亲张乃平到河边洗衣服,不慎溺水身亡。得知妻子出事,父亲张海洋如同遭遇了晴天霹雳,觉得天都塌下来了。在众人的帮助下,父亲处理完国良妈妈的丧事,就选择外出打工,扔下来年仅5岁的国良和年迈的母亲。
突然间失去母爱的小国良,转眼又遇爸爸的离家,他每天只是一个劲地问奶奶,“奶奶,我妈妈什么时候回来啊?她到底去哪里了?我爸爸他去哪里了?他们都不要我了吗?”小国良像个孤儿一样生活着,提及当年的伤痛,奶奶泪湿衣襟:“那时他感冒生病的时候,特别想要妈妈抱,哭着喊着要去找妈妈。”
“你妈妈到很远的地方打工去了,要到过年才能回来,等她回来就会给你买新衣服了,买好吃的。”听到奶奶的回答,小国良开心地笑了,而这一等,就是9年,可母亲还是没有回来。
有一次,小国良看到别的小孩在吃自己从来没有吃过的零食,他就轻轻念叨着:“奶奶说了,我妈妈回来也会给我买很多好吃的东西。”一旁的奶奶听着,心痛不已,却又无能为力,只能默默地流泪。
每逢过年过节,看到别的孩子都有新衣服穿,新玩具玩,小国良自己却还是破衣旧褂,他又想起妈妈,一遍又一遍地向奶奶问同样的问题“妈妈什么时候回来?”奶奶知道他渐渐长大了,想隐瞒也瞒不住了,只得告诉他“妈妈已经不在了”。听到这个消息,小国良消沉了一段时间,从此再也不提这个问题了。
雪上加霜,奶奶突患重病
妈妈的离世,爸爸的不归,使得这个原本有着平凡幸福的家庭陷入了绝境。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奶奶为了维持正常的生活,只能每天起早贪黑外出捡破烂,卖了钱给小国良交学费。奶奶那深沉的爱,加上亲戚邻人的帮扶,给了小国良丝丝温暖。
然而,祸不单行。两年前,操劳过度的奶奶突然病倒了。那是4月天,奶奶突然精神错乱,开始打人,骂人,还乱摔东西。在好心邻居的帮助下,奶奶被送进医院治疗。刚清醒一点,奶奶就要硬撑着回家,因为心里牵挂着家中的小国良。打那以后,小国良从以往被照顾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小大人,开始承担起照顾奶奶的责任。
一间不足30平方米的阴暗破旧瓦房,便是小国良和奶奶的家。为了便于照顾奶奶,小国良睡在离奶奶不远的另一张床上。他用手指了指屋顶的破洞,告诉记者,如果外面下大雨, 房内便会有积水,因为没有钱修补,只能先这样住着。细心的他为了防止奶奶被雨水淋湿,在床头的蚊帐上方搭了一块塑料布。
“你妈妈走得早,我现在又病倒了,这样下去会拖累你的……”
“奶奶!不要说这些,您辛辛苦苦把我养大,没了您我今后怎么办?”
说着说着,四行清泪从祖孙俩脸上悄然滑落。
稚嫩双肩,挑起生活重担
小国良今年虽然已经14岁了,但是由于长期营养不良,他的身高明显没有同龄孩子高,体重也不达标,瘦瘦的他显得弱不禁风。但是,他却承担起了一切的重担,力所能及做各种家务活。
每天早上五点半,小国良准时起床,先把家中饲养的鸡鸭的饲料准备好,再帮奶奶烧好早饭、洗好衣服,然后自己骑车上学。为了节省家中的开支,他经常不吃早饭。放学回到家,他生火做饭,打扫卫生,帮奶奶按摩……等一切忙完,他才开始写作业。
下午放学路上,他看到别人扔掉的塑料瓶,都一个个捡起来,拿去废品站卖钱。废品站的老板心疼他,每次都会多塞点钱给他。时间长了,奶奶终于得知孙子在外捡废品的事。一番训斥后,奶奶抱着孙子心疼地放声痛哭:“都是奶奶不好,连累了你,让你受委屈了!”小国良一边帮奶奶擦去泪水,一边坚强地说:“奶奶,你别哭,我照顾你一辈子!”
有一次,小国良去田里除草,突然下起大雨。没带雨衣的他赶紧往家跑,一不小心跌倒在水泥路牙子上,顿时,鲜血和着雨水往下流。他忍着钻心的疼痛回到家,却没有告诉奶奶自己摔伤的事。结果,第二天,他的伤口感染了,不得不去村卫生室敷药。奶奶问他,为了不让奶奶担忧、伤心,他就说是在体育课上摔的。
14岁的小国良只过了一次生日,那还是在奶奶身体坚朗的时候。记者问及他今年想不想过生日,他笑着说:“不想过生日,不想浪费钱,反正过不过,每年都会长一岁。”可是,到了奶奶生日那天,小国良却会变着法子让奶奶开心。奶奶最近生日那天,他做了奶奶最爱吃的红烧鱼。奶奶怕刺,他就将鱼肉夹在小碗里,一点点弄碎,挑出鱼刺,再喂给奶奶吃。奶奶让他一起吃鱼,他却只吃菜里面的葱姜,再用汤汁儿泡饭,还笑着说:“奶奶,我将来一定要考上好大学,挣很多钱,让您天天吃肉,吃个够!”
得知小国良的境况和孝亲事迹,2013年滨海县关工委通过多方协调,为小国良家办理了低保,每月有了300元的生活补助金。县关工委还连续4年推荐小国良为“康达奖学金”(当地企业设立的一项爱心助学奖金)获奖者,每年奖励500元。此外,当地蔡桥镇关工委每年会给小国良这样的留守儿童资助一些衣服和文具等。
也许了经历了太多的风雨,今年已经进入初中的小国良变得更加懂事,也更加懂得感恩,他非常感谢社会对他的帮助,也决心用更好的学习成绩回报大家。在学校,他从不迟到早退,主动打扫班级卫生,热心帮助同学。因为平时要照顾奶奶、做家务,他的学习成绩一度处于班级中等水平。今年上了初中后,学校为了进一步关心留守儿童,老师们经常上门给小国良辅导学习,小国良也经常到蔡桥镇关工委举办的“留守儿童之地”进行学习,再加上他刻苦努力,在最近一次考试中,小国良的学习成绩已经上升进入班级前十名。他说,他还要更加努力学习,努力成才,只有这样将来才能更好地照顾奶奶,才能回报帮助过他的人,才能回报社会,做个有用的人!
本报记者 倪平
通讯员 滨海县关工委 刘军 伟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