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头条
您现在位于:
【家教】不要再教育孩子粒粒皆辛苦
2019-04-18 14:00:27
宝盒锦囊:请不要再教育孩子粒粒皆辛苦,而是分享你工作并获取金钱的乐趣;请不要再唠叨孩子要珍惜花钱,而是告诉他值得富足美好的物质生活;请不要再倾诉养家辛苦,而是讲述你为这个家庭奋斗的自豪和满足。请收回我们对待生活的沉重和匮乏感,将希望与丰盛传递给下一代!

    不要再教育孩子粒粒皆辛苦

        父母无论贫富,都可以给孩子传递:你的欲求很美好,你值得拥有一切最好的东西。那么孩子未来自然会物质丰盛而且不执著奢靡。

匮乏感也许影响孩子一生的性格命运

        一妈妈观察发现,给女儿买的玩具或手工材料,若教育说要爱惜,不要弄坏或浪费,基本上这玩具或材料就被女儿闲置,时间长了不是放坏了就是找不到了,完全违背当初买它们的初衷,造成更大浪费。还有妈妈反馈说,给儿子买了颜料和画笔,教育儿子不要浪费颜料,结果儿子只用画笔画画,不用颜料。

        这是为什么呢?孩子对父母传递的能量非常敏感,父母传递的是制约和沉重感,孩子一碰到这个东西就能感受到,所以宁愿不碰。

        孩子不会用头脑自欺欺人,无论大人认为道理多正确,孩子直接从能量层面感受大人传递的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如果父母持续不断以正确为理由强加各种负能量,孩子最终也就变得如大人一般,活得沉重压抑,制约在所谓的“正确人生道理”中。

 怎样满足孩子的欲望

        有人问,是不是孩子的欲望都要百分百满足?孩子的欲求满足还是不满足,取决于你的能力和意愿。有能力也愿意满足,就轻松愉快的尽情满足,多多益善。没能力或者不愿意满足,就直言相告:我暂时没有能力满足你,或者我就是舍不得钱。父母不需要完美,但至少要诚实。诚实的父母,即使孩子得不到很多满足,会知道那是父母的问题,不是自己不配得,未来依然可以通过工作赚取丰富物质生活。

        不要评判孩子的欲望,讲一堆理由证明孩子不应该提这个要求,甚至自欺欺人说这么做是为孩子好。富养穷养取决于父母的心态,而跟经济能力关系不大。父母在童年满足了孩子哪些方面,孩子未来在哪些方面就会流动而不执著,有自由去体验更高级的需求层次。安全感被充分满足的孩子,将来不会在婚恋中只敢要安全无害的人;物质需要被父母及时肯定回应的孩子,人生追求不会只停留在赚钱层面;一个各方面被充分满足和自由的孩子,自然绽放不可思议绚烂的一生。

    □编辑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