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到周五,下午三点一过,成贤街66号老南京图书馆旧址五楼的一间小教室就热闹起来。来自南京市玄武区成贤街社区的流动儿童们放了学便径直奔到这里来了,在这里,有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东南大学交通学院的大哥哥、大姐姐以及社区五老志愿者们在等着他们。这里,便是成贤微课堂的主要活动场所。
成贤微课堂项目运作已经一年多了。项目成立之初,目的是为了解决成贤街社区的流动儿童、双职工家庭儿童放学后无人照料、辅导作业困难等实际问题。新街口街道成贤社区是地处南京城市核心地域的老旧社区,有菜市场一个、较大商家近百个、沿街店面近1000个,流动人口近4000人,流动儿童近200人。因此,做好流动儿童的服务在成贤街社区具有迫切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于是,成贤街社区精心打造了成贤微课堂公益服务项目,并在一年多的运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成贤微课堂的服务内容分为“学习乐园”、“知识拓展”和“综合实践”三个板块。在这里,学生被按年级分为六组,每组由一名大学生志愿者负责,在微课堂学习、活动期间,学生必须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并交由志愿者老师检查审核,志愿者老师则会负责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指导学生的写字知识、思考方式等学习习惯。
每周五,社区还为参加成贤微课堂的孩子们举办知识拓展活动,进行综合讲座和素质教育。十月末,在万圣节来临之际,社区就请到南师附小团员志愿者老师带领微课堂的孩子们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万圣节手工课。此外,社区还定期请驻区部队的官兵们为孩子们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讲座,由东南大学志愿者开展建筑美学系列讲座,由妇联骨干、模范居民开展生活技能知识教育等。部分周五下午、六一儿童节及寒暑假期间,社区还组织微课堂的孩子们进行文体活动和时间拓展,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呵护。
成贤微课堂成立至今,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强大的志愿服务队伍,稳定的志愿服务人数达150余人,其中固定大学生志愿服务队60人,固定社区居民志愿服务队6人,每周固定时间参加志愿服务,为成贤微课堂提供了超大体量的优质服务。
本报记者 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