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头条
您现在位于:
【言论】多和留守儿童谈谈心
2019-04-18 14:00:27

多和留守儿童谈谈心

        前些天,安徽界首市顾集镇中心学校的任晓霞老师在与记者交流时,说到一件小事,引起了记者关注。她告诉记者,这学期开始,她发现班上一位男生成绩下滑,人也无精打采。她开始没太在意,直到一天,偶然听到这位男生说了一句“活着真没意思”,她感到问题大了。经多方打听,她得知男生父母外出打工去了,他成了留守儿童。父母偶尔打电话,也都是训斥,责备男生成绩下降,对不起他们在外辛苦。

        “怪不得觉得他越来越内向,还大有破罐子破摔的倾向。”任老师告诉记者,此后她找男生谈心,以弥补男生应从父母那里得到的鼓励,同时也婉转地指出这孩子的问题。她说,男生最近渐渐恢复了以往的阳光。

        任晓霞老师所说虽然只是她身边的个例,但却是留守儿童身上存在的普遍问题所在。近几年,因为留守儿童而导致的各类恶性事件越来越多。今年6月,贵州毕节4名留守儿童集体自杀;10月末,四川泸县一留守儿童为见父母谎称被绑架;邵阳留守儿童劫杀女教师……留守儿童极端行为屡屡发生。

        任晓霞说,留守儿童一年到头见不到爸妈,缺少家庭的温暖,无人与他们经常进行沟通,内心的想法也无人可以倾诉,所以他们的心理状况不为乐观。他们身上发生的一些变化都需要被关注,因为那有可能会酿成不可挽回的悲剧。如今,社会上很多爱心人士都向留守儿童伸出援手,但帮助大部分是物质方面的,比如赠送文具、衣服等。但是,留守儿童更需要精神和情感上的帮助,因为他们长期处于一种情感饥渴的状态。

        并不是每位留守儿童身边都有任晓霞这样的老师,所以《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5)》就呼吁儿童父母跟孩子多沟通来提升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要每个星期、至少每个月,能够给孩子打电话,问候学习情况,关注心理变化,关心学校的事情,遇到困难要去帮助他们。我们也呼吁公益组织、志愿者、“五老”、社区工作者以及更多的社会力量能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情感和精神帮助,哪怕只是和他们聊聊天、谈谈心。

    □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