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头条
您现在位于:
特别策划《教育部家庭教育工作指导意见》系列报道学校篇
2019-04-18 14:00:27



《家教周报》特别策划——
《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全解读系列报道-学校篇
□本报记者 倪平

点石成金   联手合力

学校,家庭教育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

        一项教育科研国家课题的调查报告显示,86.5﹪的家长表示,在家庭教育方面需要学校的指导和帮助。一家研究机构指出,当前,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渠道共五类,有:学校、社区、单位、传播媒介和社会专业指导机构等。其中:学校渠道,无论是家长的接受率和指导者指导率都超过50%,是家庭教育的主渠道。
        目前我国家庭教育普遍薄弱,尤其是很多农村、城郊的家长,家庭教育存在“缺位”、“错位”、“不到位”等问题。自《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意见》)下发以来,全国各地中小学积极响应号召,贯彻文件提出的责任与任务,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强化对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和服务,进一步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办好家长学校,构建家庭教育科学体系,科学指导家长。近日,记者采访江苏、安徽、湖北等地多所基层中小学,了解各地学校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的经验做法和新举措、新亮点。 
 

江苏省建湖县育红实验小学

    开放周   让家长从参与开始    

        当记者问及《意见》中哪条要求最难实施,江苏省建湖县育红实验小学校长徐新铭“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第二条——进一步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该校施教区地处城郊结合部,不少学生家长文化水平有限,家庭教育存在不足和无奈;同时受当下教育功利化影响,很多家长错误地把“分数第一,学业至上”作为家庭教育的目标。 
        “困难有,而且很大。但《意见》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也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徐校长说,“要做好家庭教育工作,首先要做好家长的工作,就从让家长尽可能多地与学校接触,参与学校内部管理开始。” 
        11月17日至23日,学校举行第八届“教育教学开放周”活动。活动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近孩子的校园生活,拉近家长与孩子、教师的距离。这正如徐校长所言——“家庭教育工作应该要尽可能多地渗透进学校教育及管理中,潜移默化地引领家长,效果事半功倍。” 
        “如果是单纯的家长课堂,很多原本家庭教育意识就薄弱的家长会觉得没趣和没意义,而开放周这样热闹的活动事关孩子,很多家长也对孩子的校园生活好奇,所以家长参与度普遍很高。”城东校区副校长赵永标向记者介绍。 
据赵校长介绍,家长开放日活动在学校已形成相对稳定的活动模式,《意见》的下发让学校对开放周活动更加重视,因为只有让家长在学校里耳濡目染了教育的风采,才能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才能渐渐意识到只注重成绩的观点并不正确。
        除了开放周,学校还有家访、家长来访接待日、家庭教育沙龙和家长会等,学校组织读书活动、春游这类活动时,要求家长出谋划策……这些都是为了提高家长的参与度。 
        谈及困难,徐校长还提出,学校缺少专门从事家庭教育工作的人员。目前,学校的家庭教育工作人员,是从教师和家长中选拔出来的。他们都没有经过家庭教育的学习和培训,专业性不强。
        “虽然困难重重,但学校还是有信心、有能力把家庭教育工作做好。”徐校长说,学校目前创办了高质量的家长学校,通过有针对性的建设与改进和稳定的日常管理,相信‘帮助家长明确其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这一条很快就能实现。”
 

安师大附属外国语学校 

    心理辅导   给家长多点教育“鸡汤”    

        作为安徽省家庭教育示范区示范学校,安师大附属外国语学校一贯重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意见》的下发,为学校家庭教育工作吹来了暖风,提出了更高要求。
        据悉,早在2000年,学校依托安徽师范大学的教育资源,在全国率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家长学校,普及心理教育知识。多年来,心理教育与辅导在学校家庭教育工作中起到了显著效果。目前,学校根据不同学生及家长的需求,有针对性地为家长提供心理方面的资讯与辅导,并且邀请相关心理教师对家长进行专业授课。 
        前段时间,有一些初二年级的家长反映,孩子不同程度地出现青春期逆反心理和行为。针对这一情况,学校于11月20日,召集初二年级的家长,举行了一场《幸福家长是这样炼成的》主题讲座。讲座用许多鲜活的事例、动人的音乐故事、发人深思的哲理动画,引导家长认识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理解心理学范畴内的青春季叛逆行为及发生的原因,并给予解决的具体方法。“讲座借助事例和故事,让我们家长看清孩子青春期叛逆心理形成的原因,我们明白了这是由于孩子的心理随着自身变化而变化,第二性征的出现给他们的心理造成的冲击。没想到我们也学到了这么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家长张宏说,“真是一剂心灵的鸡汤,原先对孩子的逆反还不能接受,现在不但知道了要如何去帮助孩子,而且对青春期叛逆这个问题已经完全释怀了!” 
        “如今,学校面对家长的心理讲座和心理辅导越来越多,学校也更多地去了解家长的心理所需。可以说,这样具有实际用途的心理讲座,更加‘拢络’了家长,有利于开展接下来的家庭教育工作。”该校心理教师吴桂芬告诉记者。
 

湖北省武汉大学第一附属小学 

     持证上岗   让家庭教育工作更规范    

        为让《意见》提出的指导要求落到实处,并且更有成效,湖北省武汉大学第一附属小学率先构建家庭教育科学体系,让教师持证指导广大家长系统学习亲子沟通、科学育儿等知识。该校还聘请家庭教育专家为家长提供免费培训,目前已有300余名家长受益。
        《意见》的下发,让学校原本宽泛的家庭教育有了政府正道意见和“国标”。这要求学校有一支专业队伍既能教孩子,还能科学指导家长。学校校长衡斌称,该校80余名教师2013年通过系统培训、考试,获得湖北地区第一批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证书,持证后,这批教师将系统的家庭教育知识应用于日常教学及与家长沟通中,使家校关系更加融洽,一些以前令老师头疼的“问题学生”在家校努力下,也有了很大进步。 
        学校还要求班主任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对全体家长进行指导,每学年至少完成4次面授课。不少参加培训的家长反映,培训让他们掌握了科学理念和行之有效的方法,教育起孩子来明显轻松了许多。此外,学校还组织分管校长、班主任、德育课老师、专家学者等组成家庭教育骨干力量,正着手研发适合学校情况的家庭教育校本教材。
        《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题责任,而学校更要在家庭教育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武大一附小积极构建家庭教育科学体系,让教师持证指导广大家长,并开门办学借助专业人士拓宽家庭教育指导路径,具有前瞻性和借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