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发生的被欺负的学生家长把欺负同学的学生杀掉的两起恶性事件让我们震惊的同时不得不深思,什么是校园霸凌事件?界限在哪里?危害有多大?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挪威学者Dan Olweus 则将校园霸凌定义为:一名学生长时间并且重复地暴露于一个或多个学生主导的负面行为之下霸凌并非偶发事件,而是长期性且多发性的事件。中国校园欺凌特点是:欺凌的边界不明确,有些事情明明是欺凌和侮辱,却会被旁观者认为是玩笑和打闹,另一方面是绝大多人不正视欺凌现象。
我今天在你课本上划一道,明天把你的课本撕掉,后天……这是开玩笑,还是欺凌?
我当着所有同学的面,对你的身体、着装、行为进行嘲笑……这是开玩笑,还是欺凌?
我们几个人对着你追逐打闹,将你堵在角落……这是开玩笑,还是欺凌?
这些难以界定的行为,对实施者来说也许是同学间的“友爱玩笑”,但对于承受者来说却可能是心中的痛苦。
那么,又该如何避免或面对这样的情况呢?
对于家长:要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言传身教,从做一个文明的家长开始。
对于学校:要积极主动,遇到学生反映问题,第一时间处理解决,不可和稀泥。
对于孩子:不可主动挑衅别的同学,受到欺负和委屈了,先行忍让,事后第一时间告诉老师和家长。
希望国家尽快出台《反校园霸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保证孩子正常的学习秩序。学校的安保部门也应该加强,专门设立反霸凌委员会。学校心理咨询室的教师配备上要提高水平,必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以上,每周或者定期给所有孩子都上心理健康课。
希望家校共育,使祖国的花朵心向阳光,春暖花自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