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头条
您现在位于:
爱国之路 ——读《祖国是我家》有感
2019-10-25 10:41:57 南京家庭教育网

随着长江的奔流不息,我们的祖国也日益壮大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迎来70年华诞,绵延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源远流长,并将不断延续。还记得不愿看到自己祖国衰败的屈原,还记得抗倭英雄的戚继光,还记得经历千辛万苦为百姓寻取药方的李时珍,还记得不顾自己安危,为祖国寻找石油的王进喜……这些伟人们,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我们不能忘记的。
    在建国之前,有许多爱国者屈原就是其中之一。

公元前340年,屈原出生于楚都丹阳,从小好学胸怀大志,并且非常热爱自己的祖国。他为人耿直,不与权臣上官大夫同流合污,导致一些人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屡进馋言,从而使怀王疏远了屈原

因此,在公元前305年屈原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并被放逐到江南。屈原无处安放的爱国情感,被他融入了诗中,他幻想他即将离开楚国,回头看到了可爱的家乡,立刻停住了脚步,他又回到了楚国

公元前278年,楚国国都被秦国攻灭,他的国家的前途感到绝望,并在同年五月投汨罗江自杀。

屈原,他仅仅只是一位诗人,不是什么开国皇帝,也不是什么英雄豪杰,但是他却赢得了整个民族的尊重。只因他做到了作品与人格的高度。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一位爱国者,一位能为自己祖国献出生命的爱国者,我们是否能做到这样呢?屈原我们留下的,是他那颗伟大的心,是他那不变的爱国情感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他是我们的榜样。尽管他的肉体已经不在了,但是他爱国、不屈不挠奋斗的精神是永远存在着的,会在我们的心中一直传递下去。不管什么样的处境,不管发生了什么,我们应该向屈原学习,学习他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想着祖国。

现代也有不少爱国者。

詹天佑,他被人们称为“中国铁路之父”。在北京八达岭的青龙桥车站,有着他的雕像。雕像上的他,远望着他亲手修建的铁路蜿蜒着向祖国各地延伸。1861年4月26日,詹天佑出生于广东,他的祖辈是从事茶庄生意的茶商。家中茶庄的生意日渐衰败,詹天佑的父亲靠代写书信和客运站维持开支。当时,有远见的人认为要使国家摆脱被挨打的现状,就必须“师夷长技以制夷”。詹天佑的爸爸有个朋友名叫谭伯邨,他经常去澳门经商,接受了先进的思想。认为出国留学,才能有出息,学成归来还能为国效力,詹天佑的爸爸听取了谈伯邨的建议,让詹天佑前去美国学习。

1872年,詹天佑踏上了开往大洋彼岸的轮船,这一年,他才12岁。抵达美国后,仅用了九年时间就完成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业。1881年詹天佑20岁以优异的成绩从耶鲁大学设菲尔德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铁道工程专业毕业。

1905年,京张铁路总局成立了,詹天佑担任总工程师。坚硬的岩石,极长的山洞,艰苦的自然环境。是詹天佑面临的一大阻碍。洋人们则冷嘲热讽,说:中国不自力。但詹天佑始终没有动摇的信念。他每天都自己勘测路线,开创了两端开凿、中开竖井施工法,设计了人字形线路。

京张铁路仅用了四年时间完工,令当年冷嘲热讽的洋人们对中国刮目相看。我们也不应该怕别人冷嘲热讽,要向詹天佑学习,当遇到困难时,不要放弃,多多探索,多尝试新方法,不可以死板,要像詹天佑设计人字形钱路那样。我们也要多多探索,像詹天佑勘测路线一样,自己实践。将来,我们也要为自己的祖国争口气。

为了实现中国梦而奋斗。我们也不应该怕别人冷嘲热讽,要向詹天佑学习,将来,我们也要为自己的祖国争口气。

从古至今,爱国义士前赴后继;继往开来,中华少年身体力行。让我们铭记这充满血泪的历史,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