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头条
您现在位于:
何为爱国? ——读《祖国是我家》有感
2019-10-25 10:57:55 南京家庭教育网

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条标准,是课本中宣扬名人爱国故事,是街头巷尾宣传栏里张贴的标语,是国旗下演讲、班队会发言的经典主题,那么爱国究竟是什么呢?这个我熟悉而又百思不得其解的词汇,也正是桌上的这本《祖国是我家》的主题。

爱国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而其犹为”。

屈原的一片爱国之心并不被统治者理解,离间、流放、丧子。有人相劝,让他去别的国家施展才能,可屈原的心中只有楚国,他要与他的祖国——大楚患难与共。

有心报国,无力回天。公元前278年,屈原死了,他带着他的爱国之心一起沉入了汨罗江底。百姓们无不悲痛,祭祀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成为了百姓们自觉自发的行为,一年又一年的传承,渐渐成为了延续千年的风俗。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也已经成为华夏儿女的一种民族自觉了。

心中有国,心中忧国这便是爱国了吧。

爱国是“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

德祐元年正月,文天祥听到国家危急之时,痛心不已,当即捐出全部财产作为军费,将家人送到弟弟处瞻养,接着坚持领兵抗元,表现了自己的民族大义。

南宋王朝军事实力不及对手,毁灭的结局像宿命般无可逃免。文天祥一路颠沛流离,饥寒交迫,多次与敌人相遇,但还是有惊无险的逃到了通州,可宿命依旧在牵着他.

1283年,大都的刑场,文天祥在临死前向南方跪拜行礼,从容赴死。

文天祥那不屈不挠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他那炽热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民族气节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和民族,虽九死而无悔。

爱国是一己之身惠万民。

在李时珍所撰写的《本草纲目》中,共发现新药374种,记录药方1万多则。这么多的药方,他是如何发现并保证药方的正确性和科学性的呢?原来他以自己的身体为赌注,尝遍百草,一次又一次的试验草药的功效。作为一个独具慧眼的人,李时珍还懂得把经史百家,俚谚名谣,稗官野史中零碎的资料,有心地收集起来,分类判别,沙里淘金,经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套方法,至今仍对我们有借鉴的意义。《本草纲目》所记录的中药草种类之全,数量之广,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爱国不是非要轰轰烈烈、生死决别,原来做好本职,尽自己的力量为人民服务也是一种爱国。

爱国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清朝入关之后,实行的是“留发不留头”的断发政策,然而顾炎武却始终未曾剃发,家园之情怀,使得他一直坚守反对清政府的立场,尽管一己之力是微小的,但他仍然誓死捍卫自己的民族气节,至死不做异国臣。

面对邀请他的人,他的回答是“耿耿此心,终始不变”。对于故国,他留下的答案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想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节的最好体现,提起民族脊梁,离不开这样催人奋进的话语,离不开这样铁骨铮铮的人民。

爱国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随着转动了千年的历史车轮,便沉淀出爱国的文化,岁月让爱国文化催出了醇香,读完这本书,我顿时明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了,这些人面临危险从容不迫,心中只有国家,他们将自己的安危看得如鸿毛那般轻,将自己的祖国看得出泰山那么重,这个爱国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从现在起好好学习,做一个有用的人,珍惜现在所学的每一点知识,成为一个有才华的人,才能像那些爱国的人一样,拿起手中的武器保卫国家,保卫我们的家园,让这个世界更加和谐,我明白,我们中国人更需要明白,现在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时刻心怀感激,珍惜现在我们所拥有的美丽世界,努力为社会,为人民,为祖国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