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暑期,玄武湖街道关工委结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香港回归20周年,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紧贴“学史立志、崇德向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主题,积极开展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8月17日上午,街道关工委组织中小学生寻访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遇难处(丛葬地)。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仙鹤门遇难同胞纪念碑”前,同学们沉痛悼念和缅怀逝去的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同胞。仙鹤门社区书记周翔向同学们介绍了仙鹤门丛葬地的历史:“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占南京东郊马群、仙鹤门一带,俘获我抗战官兵及民众15000余人。同年12月18日,日军分散多处将4000多名手无寸铁的平民和俘虏集体屠杀。翌年春,仙鹤村附近尚有大批尸体横躺在村外麦地里。据当地居民谭庆瑞、和允兴、仇兴中、和允州、盛文金等共同回忆,1938年春,村民们曾自发将遇难同胞的尸骨,分别就近掩埋于一座“大坟”内。此座“大坟”内掩埋尸体约七百具。特立此碑,以志纪念。”
听到这里,同学们的表情更加凝重。“我家就住在附近,过去却不知道这里有一处遇难同胞纪念碑。今天的参观对我很有意义,以后我会带着同学们来这里,告诉他们战争很残酷,和平很可贵。”杨和平同学说:“我父母给我起名杨和平,就是要宣传和平,希望不再有战争!今后我要好好学习,苦练本领,长大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这样才不会受人欺凌。”
开展中小学生寻访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遇难处(丛葬地),就是要让每一位中小学生都能牢记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并激励每一个年轻人奋发向上,教育大家时刻告诫自己“铭记历史、悼念同胞”。活动不仅让同学们重温了历史教训,也提高了学生们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爱国热情。﹙宗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