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主题教育课程、打卡网络电子地图、线下红色场馆浏览、寻访时代楷模……这个暑假,多样的学习形式,让党史国史学习教育不断档。
随时随地“打卡”红色场馆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要求,南京市关工委挖掘南京红色教育资源,创建一批市关工委党史国史教育基地,打造了雨花台烈士陵园、渡江胜利纪念馆等红色网络电子地图,组织青少年线上浏览参观红色场馆,感受红色文化,接受革命精神洗礼,为党庆生打卡送祝福,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新型传播载体、传播手段相结合,生动活泼地开展线上爱国主义教育。
自今年6月起,南京市关工委联合家教周报社陆续开展了“线上线下进校园、进社区、进红色场馆”等系列活动,不仅带领孩子们线上打卡红色场馆,还组织线下走进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寻访革命先烈、寻访时代楷模等。来自南京市浦口三中的狄沁璇同学说:“‘网络地图’用新颖的方式让我们沉浸在红色氛围中,加深了我们对党史国史的学习,沉浸式的教育体验受益匪浅。”南京晓庄一实小的陶蕊老师表示:“学习党史有了心血发,既有料有趣,又出新出彩。”沉浸式的线上学习方式,赢得广大家长纷纷点赞。青少年和“五老”还结合实践体验、结合个人对党对幸福生活的真切感受撰写“童声庆党生”主题征文,展现了时代新人的精神面貌。截至目前,电子地图上线以来点击率已达20多万次;打卡感言浏览人数七万多;“童声庆党生”征文目前已收到13120篇。目前,孩子们还继续走进“网络地图”,利用暑假期间在家学习打卡,数据还在持续增加,活动热度不断深化。
“微课堂”释放“大能量”
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南京市关工委紧扣年度 “颂建党百年 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组织了班海滨等思想道德教育讲师团成员和法治报告团,精心制作了22个课题的宣讲课件,并在“南京市关工委”微信公众号、“南京家教头条”微信公众号、南京家庭教育网等线上平台推送,为广泛深入开展线上线下主题宣讲活动进一步提供便利。
疫情特殊时期,南京市关工委充分利用新媒体方便、实用、快捷的特点,打造主题教育“微课堂”,将党史国史学习教育方式更加灵活多样与简答题相融合,让青少年居家的同时线上认真观看主题教育宣讲课程,接受革命精神洗礼、感受红色文化,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三分钟的微课堂,讲述了《半条被子的故事》,却让我更加深刻感受长征精神的伟大。”每天一篇3分钟左右的在线小故事,广大青少年和“五老”利用碎片时化的时间自主有效的学习,让课外学习的概念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全市各区关工委也积极发动宣传,通知学生在家观看。
下一步,南京市关工委将组织策划更多“云”上学习方式,让广大青少年和“五老”通过网络接受丰富多彩的党史国史教育,进一步激发他们对党史国史学习的热爱,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内容来源:家教周报社记者 廖玺 赵萌萌
责任编辑:家教周报社编辑 许扬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