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辅导站是推进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结合的重要平台,也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进步,六合区雄州街道关工委紧跟时代节拍,积极探索校站结合,采用共建、联办校外辅导站。据统计,全街道22个村社区所有中小学都建立了校外辅导站。校外辅导站首先广泛深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各辅导站把关工委“老少心向党,喜迎二十大”主题教育融入活动之中,着力抓好“老少心向党,喜迎二十大”和千站万人“喜迎二十大,筑梦向未来”创作演讲比赛活动。二是继续开展“四史”教育共和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进一步挖掘本地英雄模范人物,时代楷模等教育典范以及教育场馆等各种资源,通过“三走进、三寻访”等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活动内容。三是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 突出“德法同行”,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抓好道德教育、法治教育、科技教育心理疏导、才艺拓展、劳动教育、社会实践等健康向上的非学科内活动。四是认真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组织“五老”助力开展家风家教活动。
自中央关于“双减”政策出台以后,雄州街道关工委根据区关工委的工作部署,认真学习有关“双减”的精神,深刻认识到真正把“双减”工作落实到实处,“双减”不只是让学生书包轻了,作业少了,不只是学生减压、家长松懈,更重要的是通过“双减”让教育回归初心。让学生既能看见三味书屋,又能走进百草园,既能都万卷书。又能行万里路。让“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落实好“双减”工作与教育部门共商课后服务的实施方案,参与“5+2”校托班和公益托班等课后服务的办法与措施,站校共同制定好校外辅导站的参与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
研究制定校外服务的课程设置。雄州街道关工委积极支持各学校辅导站发挥特长和优势,对按学校课后服务的多元需求,个校外辅导站主动参与社区共同研究课程设置、将学业辅导、夏令营以及暑假思想道德、法制、科技、文体等内容纳入活动之中。
雄州街道关工委还辅导各校外法辅导站创新形式,精准施策,拓展“校站结合”工作内涵。提出了“一营两地”的构想,让优质资源走出校园,让校外教育实践活动融入到校园内。为扎实开展校外辅导站的系列科技活动各个辅导站以社区辅导站为基础,以学校为依托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制度分工,组建以社区工作人员、学校老师、“五老”志愿者为主的校外辅导员队伍。充分利用周末、节假日、寒暑假、利用社区电子阅览室、机器人活动室、科普课堂等为活动基地。常态化扎实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为了能让孩子们过上一个健康、安全、文明、愉快的暑假,雄州街道各辅导站还启动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公益课堂,无偿地给辖区内孩子们送来诗词、国学等相关课程,让孩子们能够足不出社区就能“学有所得”。另外,社区海域家长们签订了安全协议,确保孩子们过上一个安全快乐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