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关工委
您现在位于:
浅析未成年人结伙流窜盗窃成因和对策
2022-04-20 10:34:08 溧水分局关工委 谭明婧

浅析未成年人结伙流窜盗窃成因和对策

 南京市公安局溧水分局永阳派出所关爱工作站 尹福林

近期,溧水分局永阳派出所关爱工作站在开展未成年人代理监护工作中,笔者发现未成年人结伙流窜盗窃作案频发,且发案率有上升趋势,其作案手段、方式,盗窃目标呈现新特点且作案成员趋向低龄化,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应采取相应措施有效遏制这类案件的上升趋势。

  

一、未成年人结伙流窜盗窃的情况:

案例1:去年底,严某等滨海县籍的四名未成年人,因经济拮据,某日晚四人专门“打的”从无锡来溧水城区,经踩点,连续撬开三家手机店,窃得二十余部手机和平板电脑,价值十万余元,作案后连夜返回无锡市,因分赃不均被举报抓获。

案例2:今年年初,暂住在常州市的张某、徐某等四名未成年人乘顺风货车来到溧水后,他们两人一组骑自带的电瓶车沿途踩点,并分工合作,窃得两家商店高档烟酒,价值六万余元。后被常州警方夜查抓获。

案例3:今年3月,家住南京的陆某、贾某两名未成年人骑坐两轮摩托车夜行五十余公里,在溧水城区一住宅小区门面房商店窃得名牌香烟六十余条及名酒,价值数万元,作案后连夜返回南京,将窃得商品以低价销赃,分赃后均挥霍一空。


二、未成年人结伙流窜盗窃的成因:

(一)作案成员文化低、年龄小、是非观念差。这些盗窃涉嫌人都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因各种原因辍学后在社会上游荡,且这些成员没有一个是满十六周岁的,年龄小的只有十三岁。正是由于他们年龄不大,没有什么文化,涉世不深,是非观念模糊,异想天开,加上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经不起诱惑,麻木不仁,铤而走险,走上违法行窃之路。

(二)家庭破裂,导致失爱失管失教。上述这些盗窃嫌疑人的家庭情况,几乎都处于支离破碎状态,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多半是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的孩子,或者是父母闹矛盾分居,孩子跟随父或母一方在外地打工暂住生活,处于自由散漫、没有一个完整家庭的呵护和制约的状态,这些人为所欲为,趣味习惯相投,极易抱团纠合,并心生歹念。我们在与家人联系时,对方回应态度消极冷漠,以“没时间,我忙着呢,随他去吧”等敷衍。这些未成年人形成放荡心态是可想而知的。

(三)法治观念淡薄,侥幸心理作祟。法律规定不够法定年龄追究不了相应法律责任,违法少年非常清楚这些规定,即使干了坏事,不满十六周岁法律有明文规定不予追究,即使被抓最多调查谈话走个程序,不会关进监狱,人会放掉,促成了这些未成年肆无忌惮、胆大妄为的侥幸心理。甚至还有些已满十六岁、有违法劣迹的青少年或成年人,背后出主意、想点子,鼓励、助推未成年作案,形成“交叉感染”,恶性循环,危害社会。

(四)利用交通便利的快捷条件,快速作案。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交通网络愈加发达,上述盗窃嫌疑人跨地区盗窃作案,快速踩点,快速作案,快速逃离,百公里左右的路程,路况好,夜晚不堵车,打的租车很便利,很快能到达目的地,当晚出发当夜能返回。在作案过程中,这些违法少年大多选择公路沿线街道门面房商店行窃,作案后迅速离开现场。同时,他们还具有反侦察意识,尽最大可能躲避电子监控和有保安的地方和场所,行动诡秘迅速。

(五)盗窃目标明确,快速销赃获益。从几起未成年结伙盗窃案中可以看出,所盗物品单一明确,他们认为针对当今社会资金流动环节变化,盗窃现金可能性不大,主要针对具有适用、变现快、携带方便、销赃变卖容易的高档烟酒、手机等物品,返回暂住地后低价销赃挥霍。


三、预防未成年人流窜盗窃的对策:

针对违法青少年长途奔袭流窜盗窃作案的特点,笔者认为要引起社会关注,积极应对,不可小觑,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遏制未成年人流窜作案的高发势头。

(一)切实强化对青少年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这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不是口号,不能做表面文章,务必落实在具体行动上。未成年违法犯罪的预防对策,最重要的是要着力培养他们的健康心理,要有正能量的思想品德,要帮助他们改正不良行为习惯,从而消除各类违法犯罪的诱因,同时要及时有效依法打击处理来遏制青少年违法犯罪活动。

1、守住校园和社区两块阵地。协调社会各团体、人士,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针对未成年人的“两法”为重点,在社区学校进行深入宣传,了解掌握两法内容,领会其精神实质,学校遇有问题学生,不能随意用“打棒子、甩包袱”方式轻易惩罚处理或开除学籍,必须耐心持续地教育他们,晓之以理,促使其改邪归正,要尽最大努力降低学生的辍学率,保障有“潜力”的生源能够在校续学。

2、社区综治工作人员要以强烈的社会责任心,经常走访居民小区和家庭,了解掌握不良家庭和不良少年的生活状况及活动轨迹,调查辖区内有多少违法少年和辍学在家的学生,统计在册,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有针对性地帮助教育、开展工作。

3、把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并有“潜力”的孩子专门召集起来,适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未成年法治学习班,召举办专题德法教育讲座,带他们参观有政治站位的革命传统教育平台和场所,讲述革命历史故事,开拓他们的政治视野,倡导升华他们的国学正能量,鼓励他们正确看待人生,在人生路上不盲从、不悲观、不抱怨,求学上进才是人生最好出路。

(二)“三位一体”筑牢未成年人违法防控网。社区是具有政府行政功能的基层组织,能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基层社会动态实情,对如何治理社会、解决问题上最有发言权。学校的职能就是要坚守教学阵地,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责任重大,要着力抓好有不良倾向学生的思想品德重塑,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有一个好家风的家庭对于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具有关键作用。社区、学校、家庭要“三位一体”,经常保持正常交流沟通,定期分析辖区内社会治安动态,特别对青少年的思想动态加以关注关爱,形成关爱大联盟。通过通力协调,摸排调查,将不良青少年、违法人员、未成年失学人员整理分档造册,针对需要帮教的对象成立“三位一体”帮教小组,定人、定期谈心教育,促进转化。对有困难的家庭子女要关爱帮困,对单亲家庭子女或有其他原因辍学的学生更要特别关注,弄清情况,帮助鼓励他们返校复学,让他们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教育的场所。通过这些渠道减少失学学生数量,从源头上遏制青少年违法犯罪上升势头。

(三)职能责任担当和举措落实有机结合。预防或减少未成年违法犯罪是一项长期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也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部门通力合作,既要各尽其责,也要相互配合、积极作为。

1、我们作为公安机关,要持续在预防和打击犯罪上发挥重要职能作用。首先要掌控社会治安动态状况,摸清辖区内青少年违法犯罪概况,也要了解外来人口的未成年子女的基本情况和行为轨迹,掌握动态才能有的放矢,基层责任民警和派出所关爱站同志要首当其冲,尽力先行。

2、强化治安防范。要想提升人防和技防能力,关键是措施落实到位,重点部位贵重物品较多的商店、场所要强化人防技防措施,以防不法人员侵犯。

3、有关职能部门要强化责任担当。司法、教育部门要尽心策划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宣传、骄正转化工作优化机制,法治宣传教育要注重形式多样化,讲究实效。探索开展集中培训教育等方式,重塑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笔者认为这也是杜绝预防违法青少年的好方法。

4、民政部门在办理婚姻登记时,也可以做有子女的离异方的思想教育工作,努力营造未成年子女在完整家庭中健康成长的氛围。多渠道全方位的合作,尽可能保障青少年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安宁发挥积极作用。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国家的栋梁和希望,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切实担负起青少年的教育、培养的责任,共同托举明天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