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0日,南京市中小学生科技活动基金会召开第六届七次理事会会议,理事会全体理事、监事,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科协、团市委等相关部门领导参加会议,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陈家宝、副主任刘国华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第六届理事会理事长姜贵云报告了本届基金会五次会议以来开展的工作。第六届理事会秘书长张国香报告了本届基金会五次会议以来的基金收支情况。
姜贵云在报告中指出,一年来,基金会认真领会委领导做好“四个结合”的要求(即科技教育与红色教育、劳动教育、弘扬传承科学家、工匠精神等相结合;科技小阵地与社会实践基地创新类课程、拓展创新类课外活动,建设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相结合;科技特色项目活动面上指导、组织辅导员培训与培育典型、示范引领,抓点带面,激活力、求实效,打造项目品牌相结合;科技基金会和相关部门密切合作,精准施策与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整合资源,推进工作,服务“创新名城”建设相结合),用新的发展理念,发展举措,守正创新,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安排,聚焦聚力抓重点,统筹有序抓落实,做到疫情防控与工作两不误,呈现出科普宣传形式多样,阵地建设彰显特色,科技活动孩子欢迎,关爱工作传递真情,基金运作规范有效等特点。主要做了十件事:一是用心用情用力办好会刊;二是充分发挥“三支”队伍作用;三是科普宣传到农村进校园;四是做好科研课题相关工作;五是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六是成功举办两项竞赛活动;七是创新形式抓培训质量;八是立制度规范用好项目资金;九是成功举办“走进第二课堂,放飞科技梦想”革命老区和城区科技夏令营;十是积极推进基地内涵建设。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市中小学生科技活动基金会成立30周年,市基金会将做到“六个坚持”:一是坚持守正创新,努力提升科普宣传实效;二是坚持项目引领,做实辅导站科技活动小阵地;三是坚持立项培训,不断提高科研课题质量;四是坚持部门合作,共同打造科技活动品牌;五是坚持基金投向,重在发挥更大育人效益;六是坚持调查研究,助推科技教育创新发展。
刘国华在讲话中指出,去年基金会工作紧紧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展开,各项工作成绩显著值得点赞,主要体现在:一是把科技实践活动与党史传扬红色基因相结合;二是重点提高科技服务质量;三是贯彻中办、国办“双减”文件,基金会行动迅速、深入调研;四是基金会办公室的同志发挥“五老”精神,指导工作人员一项项落实全年工作,不辞辛劳,相互配合。
陈家宝充分肯定了基金会2021年工作取得的成绩,他指出,市基金会大力开展科普宣传和教育,用心、用情办好《娃娃与科技》会刊;持续推进校外教育辅导站科技小阵地建设;切实抓好特色科技活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技讲师团队伍。他强调,基金会的运作机制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一是与全市校外教育辅导站相结合,与市关工委金金网、融媒体相结合,充分利用遍布城乡的校外辅导站点及网络优势,每年“四个一”科技竞赛、科研课题等活动,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可以参加科技活动,享受科技乐趣;二是与全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相结合,开辟了“第二课堂”,组织青少年参加社会实践,接受科技教育;三是与学校的课堂教学,课后科技活动相结合,延伸和拓展校内教育,学生在校内或校外的作品,可以通过基金会组织的竞赛活动这一平台展示和获奖,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参与的积极性;四是与各单位组织的科普活动相结合,资源共享,乐在其中。
会议由市中小学生科技活动基金会副理事长、市关工委副秘书长容桂萍主持。市中小学生科技活动基金会监事、市关工委副秘书长穆桂英出席了会议并讲话。
会议审议并一致通过了两个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