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简报
您现在位于:
“五老”关爱篇 | 推动公安派出所关爱工作站工作创新发展
2022-04-25 17:34:50 《2021年南京市关工委工作调研成果汇编》

2011 年,我市幕府山派出所在全国率先建立关爱工作站,对问题青少年开展结对关爱活动。经过10 年的实践探索,特别是 2019 年全省推进基层派出所关爱工作站建设现场会后,全市相继建立了 175个关爱工作站,在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关经验做法得到了中央、省、市领导的批示肯定。

 

一、存在问题

一是面上发展不平衡。全市派出所关爱工作站面广量大,绝大多数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水平较高,也有一些单位满足于人员配齐了、制度上墙了、办公有场所了,开展活动不够经常,针对性有效性不强。

二是创新意识不够强。对新形势下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工作缺乏深入研究,特别是针对当前学生轻生、弑母、校园暴力等恶性事件,缺乏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关爱工作与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要求不相适应。三是制度落实不到位。一些单位的学习培训制度、调查研究制度、协调联动制度、表彰奖励制度等落实不力,与学校和教育系统关工委缺乏沟通协作机制,影响了关爱工作的广度、深度、精准度。

 

二、对策思路

一要加强对工作站建设的组织领导。关爱工作站要积极争取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主动向支队和分局党委汇报关爱工作站运行情况和存在的困难问题,推动把关爱工作纳入本单位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政治工作绩效考核,纳入“平安社区”创建。支队和分局党委每年听取关爱工作站专题汇报工作不少于一次。要配齐建强关爱工作站班子,充实扩大关爱工作队伍。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支持更多老同志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特别注重把本单位领导班子中刚退下来的威望高、身体好、能力强的老同志,充实到关爱工作站常务副主任岗位,对不能胜任的及时调整,力争全市公安系统从事关爱工作的退休民警人数达到退休总人数的 30% 以上。基层派出所党组织要加强与关工站老同志的沟通联系,经常询访了解他们的工作现状,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有条件的还可以定期组织一些健康向上的活动,营造团结共事、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使老同志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吸引更多的老同志参与关爱工作。要强化工作保障,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定时足额发放工作经费,为老同志开展关爱工作创造条件。

二要推动工作站建设提质增效。对照省关工委《关于公安派出所关爱工作站建设三年提升年活动计划》启动、巩固、总结三个阶段层层推进的要求,定目标、找差距、明思路、再出发。派出所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把关爱工作站建设与开展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活动深度融合、一体推进,带动关爱工作站建设提档升级。以“六个一”要求为牵引,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台帐和考核制度,提高规范化建设水平。以精准关爱为目标,加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超前预防,通过社区调查,把有潜在风险和不良苗头的青少年纳入工作视线,针对性开展教育引导,消除青少年走向违法犯罪道路的可能。加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临界预防,对已有违法犯罪倾向的青少年,配合学校和有关部门采取分级干预措施,用好行政处罚手段,防止此类未成年人在违法犯罪道路上越走越远。“超前预防”“临界预防”是关爱工作站的主体目标,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鼓励创新,努力实现“一所一品牌,一站一特色”的目标。继续打造江北新区、鼓楼、建邺、江宁 4 个分局关工委示范点,通过以点带面,发挥典型引领作用。

三要提升工作站关爱服务水平。把治安情况复杂、未成年人犯罪易发高发地区的关工站建设列入工作重点。对原帮教助困的关爱对象进行一次全面评估,思想不稳定的关爱对象要继续做好帮教工作,明显好转的可进行跟踪了解,对转变突出的要正面宣传,扩大影响,教育和带动其他关爱对象向好发展。要采取有效措施,着力破解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家庭暴力、虐待遗弃未成年人、校园暴力等各种侵害未成年人的事件,会同有关部门综合施策,切实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在独立的青少年司法制度尚未建立起来的情况下,关爱工作站要承担起维护刑事司法程序中青少年的合法权益的职能,积极参与刑事程序中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的询问,主动接受公检法等部门的委托,对未成年人进行社会调查、前科封存、附条件不起诉等,从司法程序和实体法律处罚中分流帮教青少年。(市公安局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