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心
班海滨
  同学们好!在今天宣讲开始的时候,我先请同学们回答两个问题:
  第一题,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伟大的祖国实现了从(  )起来、(  )起来到(  )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这“三个起来”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第二题,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三个起来”的历史性飞跃,靠的是什么?
  同学们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完全正确。说明大家对祖国“三个起来”的伟大飞跃已经熟记在心。至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问题,
  就让我们一起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论述来作精准地回答:“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什么是人民的心,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就是人民的心!而要守住人民的心,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明确指出:要“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今天,我要给同学们讲的这四个故事,就是从共产党人千千万万件守住人民的心的感人事迹中选出来的。让我们共同从中感悟伟大的党为了人民守心的坚定,守心的艰辛,守心的崇高和守心的伟大!
  一、守安宁
  我国陆地边界线全长约22000多千米,同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尼泊尔、不丹、锡金、老挝、缅甸和越南15个国家接壤,是世界上边界线最长、邻国最多、边界情况最复杂的国家之一。其中,有相当多的边界线是地处海拔数千米,被人们称之为“生命禁区”的高寒地域。
  尽管环境如此恶劣,但是,我们的边防战士们“不能把领土守小了,不能把领土守丢了。”的这颗火热的初心,终生不变。
  解放军第947医院护士路俊霞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令人难忘的故事。2011年,她到海拔5380米的神仙湾哨所巡诊,一位班长戴着一双白手套给她送来一个果盘。路俊霞问他为啥要带着手套?那位班长不好意思地说,怕她看了自己的手吃不下饭。摘下手套她才发现,班长的手指皲裂、指甲凹陷……。路俊霞又问班长:“那你也不用给我做个果盘呀。”班长解释说:“因为在这里实在拿不出一个完整的水果。只能把每一个水果好的那一块儿取下来,做一个果盘。”这段经历让路俊霞深深感动,终生难忘。
  这就是我们边防战士的手,他们中间许多还都是00后!就是这些年轻战士的手在守卫着人民的江山,守卫着人民的安宁,守卫着人民的心。
  国防部网站发布了一个视频,里面有这样一句话“青春不只眼前的潇洒,也有家国与边关”。而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讲的是诗与远方。有人问,既然这里是深山老林的无人区,那还要巡逻吗?我们的战士坚定地回答,当然要!巡逻不是为了告诉外面的人西藏边防有多苦,也不是秀官兵们的野外生存能力,而是告诉所有人,即使这里荒无人烟,但这里叫中国。
  让我们看一段央视记者到边防所拍摄的视频,这是对边防战士为人民守边防,以苦为乐以苦为荣的真实写照。
  一位战士在巡逻的路上正逢过20岁生日,可他自己都忘记了。当战友们专门为他煮了二十个水饺,递到他手里的时候,他感动得热泪盈眶。
  在高原哨所官兵是同一种面庞。中校曹玉斌生病了,一盒方便面就是作为团首长的他最特殊的病号饭。
  你能体会出他们的精神境界吗!
  在这个卫戍营里,先后有29名军人牺牲,他们当中大部分是倒在了巡逻的路上。营里这座烈士陵园里的所有墓碑,都坚定地朝着岗巴拉巡逻线、中印边境的方向,烈士们还像生前一样行进在巡逻路上,他们的英魂如丰碑一样驻守着国门。所以路俊霞每次去边防巡诊都在去看看牺牲在这里的官兵们。在318国道,千里川藏线。长达2432公里,解放军付出了4963名官兵牺牲的代价平均每公里就有2位官兵献出宝贵的生命。
  正如边防官兵们所说:“在祖国没有界碑的领土上,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在千里边防线上,他们用生命高唱着《我和我的祖国》。从此,他们的生命就具有高于常人的精神海拔。
  让我们再看看这面特殊的党旗,这就是我们的边防官兵用生命来镇守祖国安宁的魂!
  二、守和乐
  什么是和乐?和乐就是祥和欢乐。如果说我们的边防战士们守卫的是国家的安宁。那么,这些人就是在守卫我们这些小家的安宁。他们是谁呢?
  我们南京市共有98个街道,1092个社区。城市社区按照300-500户或1000人左右为基本单元,农村按照200-300户为基本单元,南京全市划分网格12853个。网格划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配备了专兼职网格员30970名,负责采集信息、服务群众,就这样编织起社会治理的“一张网”,打通了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这就今天是我们故事的主人翁——网格员。
  玄武区现有居民小区566个,我所居住的北安门社区在1.2平方公里的面积上就有住户5457户,15511人,而网格员仅有17位。平均每个网格员分管着321户近1000人。老老小小,上上下下,复杂的环境,简陋的条件,让这些近在咫尺却鲜为人知的平凡人,平凡事,在特殊的“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的工作机制中,谱写出一首首不平凡的凡人之歌。由于几乎天天要做核酸检测的原因,我渐渐地了解和熟悉了这些战斗在抗疫最前线的无名英雄们。
  北安门社区的党委书记赵卫说起自己管辖的这些可敬的网格员的事迹,滔滔不绝如数家珍。社区的工作时间是朝九晚五,可网格员们提前半小时上班是常态。要为那些不会用手机的爷爷奶奶们写出纸质证明,网格员从早到晚不知要写多少份。要为那些被赋码管理的人员开具种种证明,网格员从一大早就会被围得水泄不通。那些被居家隔离的居民要吃要喝,网格员要送货到门。那些腿脚不便的老年人去做核酸,还是网格员搀扶到位。上级的通知规定,靠网格员用小喇叭传送到每一位居民的耳朵里。居民的每一个诉求,还要靠网格员层层上送,件件落实。凡是进行规模性的核酸检测,收采信息的是网格员,现场维持秩序的是网格员。凡是接到上级通知需要转送隔离人员的,从上门动员到隔离点交接,全程执行的也是网格员。我们算算她们的工作时间吧,通宵达旦早已是家常便饭。可在他们的眼里,这就是用自己的初心换来居民的舒心。
  社区有一位00后的网格员叫王龙雨。别看她年轻,可已经工作有两个年头了。核酸检测采样、社区值守、上门为居家隔离人员买药买菜,她忙个不停。特别是协助全员核酸检测采样时,经常忙到半夜,第二天一早又来社区值守。可她的家住在麒麟门,每天骑电动车上班,车程就要40分钟。每天工作15小时以上的她一度被调侃像装了“小马达”。这个爱笑的姑娘,腿勤手快深得居民的喜爱。大家都叫她“小龙女”。在“小龙女”生日这一天,社区的领导和同志们就在防疫点上为她过了一个特殊的生日。当她从社区赵书记手中接过鲜花和感谢信,和同事一起切开生日蛋糕的时候,王龙雨流泪了。
  王龙雨的爸爸曾经是一位部队的特种兵,退役后成为南京市公安局栖霞分局花港派出所的一位民警。他患有高血压,在执行封控任务时接到了医院由于患有房颤必须立即手术的电话。这是王龙雨在爸爸住院期间写给爸爸的一封信。为了让父亲安心养病,她手写了这封信,仪式感满满地拍照发给了妈妈,请妈妈转给爸爸看,也算是女儿的一份孝心。她说:“我以前是军人的女儿,现在是警察的女儿,爸爸手术住院,妈妈要照顾,就让我代替父母用双倍的努力为防疫出力!”一封家信,一个战场,父女同心,共克时艰。朴实的文字胜过豪言壮语,万金的家书是对父女同战疫的最佳诠释。
  一件红马甲、一支温度检测仪、一个小喇叭,这是社区网格员尹璐的“战疫三宝”。守护一座城,从守好一扇门做起。尹璐负责的网格里,有345户人家住在没有物业的小区。这些住户多是老年人,自然是疫情防控宣传的重点人群。每天,尹璐都要带着小喇叭,在他们楼下多跑上几圈。尹璐说,现在说话基本靠吼,这是我这辈子说话用过的最大的声音了。但是我觉得这样做很值得,因为我想让每个人都听清楚我在说什么。把防护措施让每一个居民都能听见,这样我就安心了。”都说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这是尹璐的女儿留给她的贴心纸条。你们读了会有什么感觉。
  我想请社区的网格员同志们提前统计一下全年的工作量,她们告诉我的这组数据真的很说明问题:秉持着责任心+铁脚板的服务理念,17位网格员一年里的工作里程最少有30000公里,相当于围绕着南京城走了100圈。现在,全国像她们这样奋战在城市治理一线的网格员有近430万名。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落实着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上提出的要求:“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为全国的每一位居民守卫着这个和乐的大家园。
  三、守渴望
  生活在祖国云南大山里的女孩子们,最渴望的事就是上学。怎样守住她们的渴望呢。
  让我们先看一段视频。这是校长从北京开会回来了,竟然轰动了全校师生。你能体会到这些学生们的感受吗?
  这位校长就是获得“七一勋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等诸多荣誉的党的二十大代表,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
  大家都亲切地叫她“燃灯校长”。是因为在这所全国唯一的免费女子高中里,大部分的学生都是张桂梅拖着重病的身躯一个一个从大山沟里找来的,说来的,争来的,抢来的。14年来,她的家访行程已经有11万公里。她就像一盏燃不尽的油灯,用“让学生们远方有灯、脚下有路、眼前有光。”的崇高理念和对教育的执着、对学生的关爱,学校创办14年,帮助了2000多名大山里的女孩子“圆梦”大学校园。
  1974年,17岁的张桂梅从黑龙江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1996年,从大理调到华坪县民族中学任教,2001年,她出任刚成立的华坪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没有儿女的她把所有的母爱都献给了儿童之家的孩子们。她的学生中,有的女孩因家庭贫困辍学,回家放牛放羊;有的收了彩礼,小小年纪就要嫁人。在一次家访中,一个穿着破旧衣服、背着草筐拿着镰刀的女孩独自坐在山坡上,忧伤地说“我想上学”。这些女孩的经历深深刺痛了张桂梅的心。她发誓,要建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用教育来阻断贫困代际的传递。因为“改变一个女孩的命运,相当于改变三代人的命运”。
  2007年,张桂梅作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到北京开会。机缘巧合,她向媒体说起自己要建一所全免费的贫困女子高中的愿望。1年后,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张桂梅终于实现了她的梦想,云南省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落成开学。
  学校创建初期,办学条件太差。17位老师一下子就走了9位。张桂梅在整理老师档案中惊喜地发现,剩下的8位老师中有6位是共产党员。她就在学校的一面墙上画了一面党旗,是党员们的坚强作用,让华坪女高顽强地办了下去,并且越办越好。
  让我们通过这段视频了解一下华坪女高学生们学习的艰辛和张桂梅忘我的付出。
  每逢高考的第一天,张桂梅总是在凌晨5点钟就赶到教室点人数,并陪大家度过最后一个晨读。尽管严重的风湿病让张桂梅疼痛难忍,但她还是坚持亲自送学生们进考场,并在考场外坚定地守候着姑娘们。其他的陪考人有车有空调,还有准备好的可口饭菜,而等着一群孩子的张桂梅,只有一块豆腐乳和一盒炒饭。
  今年,华坪女高高考成绩综合排名全丽江市第一,一本上线率连续多年保持在40%以上。张桂梅却说她不满意,她盼着能有学生考上清华北大,而且不是降分录取,要她们自己凭实力考进去。
  多年的压力和劳累,65岁的张桂梅,如今已经是病痛缠身。她患上了骨癌、血管癌、肺气肿、小脑萎缩、左手骨瘤、右手神经末梢瘤、左肾囊肿、右肾错构瘤、脾血管瘤、头额骨瘤、肺纤维化等等23种疾病。在张桂梅的办公室里,没有椅子,她每次批改作业都是站着的。不是她不想坐,只是因为她有极其严重的风湿病,一旦坐下再想起来,不但要浪费很长时间还特别痛。近年以来,张桂梅的身体急转直下,从原来的130多斤,暴瘦到80多斤,有时走路都需要有人搀扶。
  可为了学生她却把自己所得的全部奖金、各界捐款和自己大部分的工资,共计200多万元都捐献给了学校。一次,在她实在病得很严重的时候,县里的领导赶来慰问,然而张桂梅却提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请求,希望县领导能提前预支她的安葬费。她想在自己活着的时候,看着这些钱全部花在孩子们身上。如果不是把华坪女中的孩子们放在第一位,张桂梅怎么可能会说出这种话。后来,钟南山院士听到了这则消息后,特意邀请张桂梅来广州免费治疗,但对自己身体已经没有自信的张桂梅,委婉拒绝了钟院士的请求。
  张桂梅常说:“现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多了,我们的办学条件和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荣誉是这片土地上广大党员的,我还是校长、老师,守着我的姑娘们。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守住这块阵地,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更多优秀的接班人”。同学们看到了吗,在张桂梅的这段讲话中,出现最多的字眼就是,守!张桂梅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守着大山时渴望读书的孩子们的心。
  2021年10月21日,张桂梅老师的事迹被写进最新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她就是这样用贴满膏药的十指,去拉住了每一位不想掉队的女孩的手。让我们再回顾一下2021年七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张桂梅颁发“七一勋章”时的盛况。
  四、守期盼
  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家长会。获奖的家长们大都眼睛里泛着激动的泪花。他们谁都不愿意看到今天,可他们又谁都期盼着看到今天。那这些家长们都在期盼着什么呢。
  让我们先来看看这则消息。南京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会议对《南京市残疾人保障条例(草案)》进行了一审。《条例(草案)》提出对残疾儿童、少年实行学前三年至高中三年的15年免费教育,要建立健全寄宿制托养服务、日间照料、居家托养服务相结合的托养服务体系,为全市60余万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等保障穿上“法治护甲”。这就是党和政府守住残疾儿童和他们的家长深深期盼的真真关爱。
  残疾儿童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的群体。特别是那些在智力方面有残疾的孩子。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无法像正常的孩子们一样上学,读书,成长。他们就像远在天边的星星一样,孤独、冷默。人们都称他们是“星星的孩子”。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走进了这所特殊的学校,接触到学校里特殊的老师和那些可爱又让人心疼的特殊的孩子。
  在这所特殊的学校里,由于学生的原故,从校长到老师没一位没有挨过学生的打,没有一位没有挨过学生的骂,手上胳膊上那青一块紫一块的伤痕是司空见惯的常态。可老师们的脸上永远是温暖的微笑。
  在这所学校的宣传墙上画得不是奔腾的俊马,不是展翅的海燕,而是一只缓缓前行的小蜗牛。而这只小小的蜗牛却背负着全校师生和孩子的家长们满满的期盼。
  在这些特殊的教室里,老师们用特殊的方法,使这些特殊的孩子和正常的孩子们一样一点一滴地学会了流利的表达,学会了精确的画画,学会了简捷的手工,学会了日常的生活本领。
  在这个特殊的操场上,我们欣喜地看到这些特殊的孩子已经掌握了复杂的轮滑技巧,已经能够稳稳地走过平衡木,已经能够随着音乐做出了比较标准的广播操。
  这些特殊的展示,是孩子们献给这所特殊学校的全体老师和期盼着的家长们最好的礼物。是全校的老师们用自己带伤的双手和火热的心全力托举着这些孩子们头顶上应该属于他们的一片蓝天。是他们的家长们用心血和泪水让他们在这个特殊的学校里也有了一个像其它孩子一样幸福的童年。
  在这所学校里有一位名叫秦朗的孩子。秦朗,多好的名字。浸透了孩子和家长对这片蓝天的期盼。就让我们从这些记录着秦朗成长的视频里,去感悟在党的阳光下,这些孩子从“星星的孩子”变成“太阳的娃娃”特殊的心路历程,去体味孩子的家长们变苦苦期盼为喜人现实的苦辣酸甜。
  四个关于守心的故事听完了,同学们也一定找到了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个问题的答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说到底就是因为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希望“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这是我们前行的方向,这是我们成长的指南,更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张桂梅在去参加党的二十大的时候,乡亲们让她为党代会带去一首歌。她就唱了这首《唱支山歌给党听》。我们就听着这首意味深长的歌来结束今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