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8 22:36:56
南京市关工委
秋日的晨光温柔洒落,小市街道安怀村社区低碳科学馆前渐渐热闹起来。近日,由南京市鼓楼区关工委、南京市鼓楼区科协主办,江苏科技馆承办的“七彩少年——鼓楼区科普基地研学”之“绿色生态基地研学”活动正式启动。20组亲子家庭陆续抵达,孩子们雀跃的身影与家长们的笑语,为这场绿色生态研学之旅注满了活力与期待。
低碳生活,从身边开始

活动在低碳科学馆正式拉开帷幕。这座160平方米的科普天地,像一座装满绿色秘密的奇妙盒子,吸引着孩子们前来探索。在讲解员生动有趣的引导下,一场低碳探索之旅开始了。孩子们化身为“环保小卫士”,穿梭于“地球家园”“低碳行动足迹”“世界在行动”“中国在行动”和“低碳实践区”五大主题空间。
“为什么地球‘发烧’了?”“碳排放怎样影响气候?”这些看似复杂的问题,在一个个趣味互动展板上变得通俗易懂。借助丰富的图文、精巧的模型和多媒体演示,孩子们了解到,过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正是温室效应的“元凶”,它不仅导致极地冰川悄悄融化、海水慢慢膨胀,甚至可能淹没我们美丽的家园。他们也恍然大悟:原来低碳生活并不遥远,省下一度电、珍惜一滴水、选择步行或骑行,都是对地球最温柔的呵护。
最吸引孩子们的,莫过于科技感满满的低碳实践区。在这里,一个小小的节能灯带来了大大的惊喜:11W的节能灯,照明效果相当于60W的普通灯泡,每分钟节电80%。如果全国使用12亿支节能灯,节约的电量竟然相当于整个三峡水电站的年发电量。孩子们通过互动屏幕、模拟设备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在沉浸式体验中真正理解了“点滴行动汇聚成江海”的低碳理念。
奔向江畔,遇见“水中大熊猫”

大巴沿江边道路行驶,窗外掠过江面。下车后,咸湿江风扑面而来,长江江豚城市公园坐落滨江之畔。这座全国首个建在城市中心的江豚监测站,守护着长江“微笑天使”。一个小朋友指着展厅墙上的江豚喊:“看,它的嘴巴好像在笑!”长江江豚嘴角上翘,呈憨态微笑模样,被称为“水中大熊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长江生态系统旗舰物种。它们体型流畅,背部铅灰、腹部银白,无背鳍,有低矮隆起,游动优雅。
走进科普展厅,借助先进AR技术和CAVE沉浸式系统,仿佛潜入长江水世界,“江水”流动,江豚仿佛触手可及,时而跃出“水面”、时而转圈,引得孩子们惊呼。保护区实时画面中可见江豚在真实江水中游动,科技与自然完美交融。这一刻,保护长江、守护江豚的种子,正在一颗颗幼小的心灵中悄悄生根发芽。
活动结束时,阳光正好。孩子们带着亲手制作的江豚徽章和满满的收获,与父母携手离去。江苏科技馆将继续发挥省级科普主阵地的引领作用,通过更多寓教于乐的生态主题活动,让环保的种子在更多孩子心中生根发芽,长成践行低碳、守护长江的参天大树。
据悉,鼓楼区持续整合优质科普资源,依托全区25家特色科普教育基地,包括3家国家级、10家省级和12家市级科普场馆,以及20个深入社区的微型科普馆,创新推出“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主题研学路线,通过“学习+体验+交流+探究”四维融合的模式,引导青少年在真实场景中拓宽视野、激发思考、提升素养。七大主题涵盖爱国主义、应急安全、生命健康、绿色生态、历史文化、新质生产力与科学家精神等领域。随着本次“绿色生态基地研学”活动圆满落幕,也标志着本年度的“七彩研学”系列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为全年聚焦生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科普实践收束了精彩压轴。
来源 | 鼓楼区关工委
编辑 | 市关工委融媒体中心 刘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