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9 14:46:00
南京市关工委
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及省、市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部署要求,契合教育部等17部门健全协同育人机制相关安排的大背景下,结合当前青少年成长新需求与社会发展新形势,9月8日下午,江苏省教育系统关工委与南京市关工委首次联合召开部分在宁高校座谈会,专题部署 “南京市新时代青少年校外教育实践(劳动)阵地” 协同建设工作。
省教育系统关工委主任徐子敏,秘书长姚志化,副秘书长崔定友、李坤、都秀谷,南京市关工委副主任张俊、副秘书长夏德智、市中小学生科技活动基金会秘书长完进、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黄辉、南京报业传媒集团编委、家教周报总编辑戴万祥以及部分高校关工委秘书长参加会议。
01
协同育人,做好科学“加法”
会议围绕做好科学教育 “加法”、弘扬科学家精神、深化协同育人举措、推动全市校外教育创特色树品牌、构建青少年健康成长 “第二课堂” 等核心议题展开。

省教育系统关工委主任徐子敏在会上深刻阐明了高校协同建设育人阵地的必要性、可行性与操作性。他强调,此举既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关键行动,也是履行 “立德树人” 根本任务、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路径。高校依托自身场馆设施、专业教学、人才队伍等优势,尤其是规模庞大的大学生志愿者群体,能够为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注入蓬勃活力。他要求,各高校要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秉持 “积极志愿、稳步推进、动态优化、创新发展” 的原则,主动投身育人阵地建设,以扎实行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赋能。

市关工委副主任张俊对省教育厅、省教育系统关工委精心搭建南京与在宁高校的合作平台致以诚挚感谢。他强调,在宁高校坐拥丰富资源与深厚文化底蕴,是青少年成长路上的重要助力,希望能与各高校深化协作,共建长效育人机制、搭建供需对接桥梁,携手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夯实基础,护航他们在追梦途中稳步向前、绽放光彩。

省教育系统关工委秘书长、省教育厅离退休干部处长处长姚志化主持会议,对下一阶段协同建设工作进行具体布置。
02
发挥优势,共建“第二课堂”

市关工委副秘书长夏德智围绕“充分整合社会资源、打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第二课堂’”作专题介绍,详细分享相关实践经验,并就如何与在宁高校协同建设“南京市新时代青少年校外教育实践(劳动)阵地”提出具体建议。他希望在宁高校充分发挥科技、教育、人才等领域的引领与辐射作用,进一步推进资源开放共享,打造多维度实践载体、提供多元化选择,与各方协同构建覆盖全市中小学生的校外教育生态圈。
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副主任黄辉表示,建议全面盘活高校的动态与静态资源、硬件与软件资源,积极邀请高校名师专家参与校外教育,着力弥补中小学校内教育的短板与不足,让高校成为孩子们开启逐梦新征程的“梦工厂”。
03
分享经验,共筑“教育高地”


会上,南京市栖霞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贺研,南京市人大办公厅(研究室)宣传处处长、市人大宪法法律宣传教育中心主任靳海波,南京师范大学珍稀动植物博物馆副馆长牛志韬,依次分享了青少年校外教育阵地的建设进展与实践情况。
贺研介绍,南京市栖霞区关工委打造了“知行”校外社会实践基地。该基地通过整合辖区内优质教育资源,精准对接学生个性化需求,实现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无缝衔接。经过前期充分协调与教案的精心设计,基地已构建起涵盖30家单位的七大板块内容,仅三年间便组织开展各类活动290余场,吸引1.3万余名学生参与其中。
靳海波详细讲解了南京宪法公园的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该公园自建成开放后,始终以宣传宪法、普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定位,充分发挥阵地效能:突出政治性,承担各类庄重的政治活动;强化功能性,围绕青少年宪法教育需求,打造“行走思政课”,确保仪式教育、研学活动有序开展;坚守人民性,将民生活动融入日常运营,成为兼具教育意义与民生温度的热门打卡地。
从科普教育视角出发,牛志韬系统阐述了博物馆的历史变迁、功能定位与社会服务价值。该博物馆不仅服务覆盖面广、展厅资源充沛,更持续开拓科普新形式,为青少年打造了探索自然奥秘的优质平台。2024年,其团队接待参观者已超13000人次。
04
倾力作为,助力阵地建设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关工委秘书长、离退休处党委书记陈峰表示,学校会充分发挥航空、航天专业实验室及科普馆等资源的作用,举办飞行体验、航模制作等活动,点燃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热情。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关工委秘书长、工会主席顾育提出,将依托自身鲜明的海事特色教育资源,把航海科普知识、安全防护教育与模拟驾驶台、轮机实验室等专业设施相结合,让青少年在实操式、体验式活动中,真切感受海事领域的独特魅力。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关工委秘书长、工会主席石明祥表示,学院将聚焦轨道交通专业优势,策划开展铁路模拟驾驶体验、轨道交通建设实践等主题活动,在互动参与中向青少年推广铁路文化、普及轨道交通科技知识。
参会的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关工委在交流中积极发声,一致认为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便是守护国家的未来,将始终秉持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的初心使命,全力支持校地协同推进 “南京市新时代青少年校外教育实践(劳动)阵地” 建设,用心为南京中小学生打造优质的校外教育 “第二课堂”。
来源 | 南京市关工委
编辑|市关工委融媒体中心 乔晨曦